2.2运动的规律性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运动的规律性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2.2运动的规律性
一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唯物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和内涵,能够认识和分辨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济主义的弊端。
公共参与: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作出理性的判断与选择,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规律的特点、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与要求。
学习难点:规律的特点、了解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三课前预习
1.规律的特性:
(1)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
(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1)做事情要尊重( )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充分发挥(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 )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把发挥( )和( )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 )、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3.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_________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_____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要求:
(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___________,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_________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_________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_________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___________,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 )的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 )的载体。
5.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____和_____。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世界上不存在脱离_____的物质。
(2)运动是_____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____的、必然的、_____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_________为转移的,既不能被_____,也不能被_____。
(3)规律的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_____,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四自我检测
1.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野生动物频频靠近人类生活区。2021年以来,鲸鱼多次“打卡”深圳大鹏湾、荒漠猫现身祁连山保护区……我们与“大自然的精灵相处得更加和谐。这些信号( )
①启示我们要在把握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中利用自然
②表明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反映出尊重自然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前提
④提示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以造福人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今天的盛世中国,是无数英雄烈士用血肉筑成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清明节,我们祭扫烈士,就是要在抚今追昔中铭记革命先烈事迹,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革命英烈精神,更加坚定地向未来奋进。清明节祭忠魂表明传统节日( )
①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在静止中保持着自身的存在
④在运动中不断彰显自身魅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漫画“同一扇窗户,向上看是风景,向下看是泥土”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制约
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意识的内容随人们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孟德尔以前,孩子为什么像父母这样的遗传现象没有明确的科学解释。自1854 年夏天孟德尔选用22种豌豆株系,进行了7组具有单个变化因子的一系列杂交试验,揭示出遗传学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孟德尔遗传规律),我们才对近亲为什么不能结婚的解释有了理论依据。从此以后,我们还利用分离定律,得到所需要的具有稳定遗传的某物新品种。这说明( )
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尊重遗传规律是人们变革动植物世界的前提
③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某物新品种生长的规律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才有可能造福人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漫画《花架子》意在告诫我们( )
A.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B.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事物的规律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要以正确意识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6.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根据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指出2022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突出的关键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④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展望“十四五”,奋进新征程,青少年是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立身而行,以学为基”,我们要秉承持之以恒的韧劲,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高效完成,才能不负韶华,实现人生价值。这说明( )
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离不开正确世界观指引
②承认时间的客观规律是合理利用时间的前提
③提高辩证的思维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规律的普遍性决定青少年学习态度的统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时间是万事万物存在的刻度。l秒钟,电影放映24帧画面,猎豹在草原上飞奔28米,蜂鸟振动翅膀55次;l分钟,登山队员攀登珠峰顶峰58.3厘米,“复兴号”前进5833米。时间创造无限可能。有人努力奔跑,用全力以赴的冲刺突破极限;有人砥砺前行,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辛勤耕耘。原本匀速流动的时间,正是在生生不息的奋斗中、在昂扬奋发的进取中,确定意义、体现价值,进而定义生命的精彩、定格历史的脉动。人们在奋斗中“定义”时间,说明时间是( )
①测量事物运动的客观尺度
②事物运动的主观联想
③客观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为开展规模更大、更丰富的科学实验,了解太空和宇宙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 )
①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②有力论证了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深刻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④说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各地要细化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做好探索: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上述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
③只有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突破客观实际的限制,积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正确的规律可以造福人类,错误的规律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
12.“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主要表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
13.“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14.按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
15.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三课前预习
1. 创造 消灭2.(1)物质运动
(2) 主观能动性 求真务实
(3) 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
(4) 唯意志主义 安于现状
3. 客观存在 固有 主观能动性 以求真务实 客观规律 科学态度 唯意志主义4.(1) 运动 根本属性
(2)运动
5. 变化 过程 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运动 物质 本质 稳定 人的意志 创造 改变和消灭 规律
四自我检测
1.B2.B3.D4.D5.C6.D7.C8.B9.A10.C11.错误12.正确13.正确14.错误15.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