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界的物质性一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定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立场。2.科学精神: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公共参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一切事物及现象,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指导实践活动。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的本质。学习难点: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分、客观存在和客观实在的区分。三课前预习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_____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_________中的一部分。物质的含义及唯一特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_____所反映的_________。(2)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_________,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_________。2.(1)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_______。(2)原因自然界:自然界在本质上是_____的。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_____。人的意识: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________。(3)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_______原则,坚定科学_______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 )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4.自然界的物质性:(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①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_。②物质的属性: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______。b.运动是物质的______。c.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一般属性。③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①区别: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______;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______,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②联系:A哲学上的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______,而不是指一种______物质形态。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名观实在性(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性。存在状态 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______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______的一部分。【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______、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四自我检测1.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微“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一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会微以蓝色为主色调,体现冰雪的明亮纯洁,也寓意着梦想与未来。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土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这一设计表明( )①意识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②艺术作品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③艺术作品内容因表达的是创作者情感而具有主观性④创作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的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读下面漫画《“严格执行”》,可以从中获取的正确感悟包括( )①制定规则要立足实际,符合公众要求②面对规则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变通③对待事物要解放思想,不能墨守陈规④解决问题不能表面化,坚持实事求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下列选项中与下面漫画《找眼镜》(作者:薛飞)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③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④人们习惯寻找幸福,却容易忽略它就在眼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在中华古诗词中,清晨可以是“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也可以是“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傍晚可以是“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也可以是“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夜晚可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也可以是“夜阑清露泻银河,洗出芙蓉半朵”。这种现象说明( )①诗人反映外部世界的思维方式具有不稳定性②诗词审美形式的多样性影响反映内容的客观性③意识反映对象的方式可以而且应该是丰富多彩的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具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对下边漫画寓意正确的哲学解读是( )A.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B.志存高远比长相漂亮更重要C.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D.颜值和努力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6.一位北宋文人在杜甫诗集中发现,《送蔡都尉》诗中“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少了一个字。于是,他和朋友们探讨到底是什么字。有人说是“疾”,有人说是“落”字,又有人说是“起”“下”“度”等,各有理由,又都不能获得大家的肯定。后来,确证原诗为“身轻一鸟过”,都佩服杜甫炼字精妙,把鸟疾飞而过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选用何字为妙,是一个客观事实,正确答案只有一个②猜测杜诗用字,要考虑语词的音韵,也要考虑概念的内涵③众人猜测不准,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守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则④诗歌铸词炼字,需要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漫画《现场“指导”》(作者:鲁楠)讽刺了一些人在实际工作中( )①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②没有深入实践,自以为是③大搞形式主义,脱离群众④唯长官意志,缺乏主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饱含着人的情感。那些成为意象的事物,作者内心相交融,被赋予了情感属性,极大丰富了诗词的表现力。例如,“露从今夜台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经过诗人的吟咏和渲染,明月成为代表思乡思亲的意象,深入人心。诗词中的意象( )①以有尽的笔墨表达出无尽情思②是客观事物与诗人情感的结合③根源于创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④是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描摹复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具有送别属性,反映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③折柳寄情反映离别的状态,体现意识反映物质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读下图漫画《应付》,图中那个弄虚作假人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要如实地处理好现实问题②重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③反对主观唯心的教条主义④主观和客观必须保持一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12.艺术创作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去改造创作对象的观念性活动。( )13.意识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14.人的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 )15.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三课前预习1. 规律 物质世界 意识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 共同本质 物质形态2. 物质性 物质 物质性 物质 物质统一性 无神论3.物质统一4.(1) 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 客观实在性 具体表现 共同本质 具体的(2) 自身固有 物质世界 尊重自然5. 物质性 物质 物质性 物质 物质统一性 无神论四自我检测1.C2.D3.C4.D5.B6.C7.C8.A9.C10.B11.正确12.错误13.错误14.错误15.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