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导学案 设计【知识链接】 一、几个重要时间点: (1)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4)1980 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5)1992 年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目的: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因素,使之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 开放的目标: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课题:伟大的改革开放 设计: Ⅰ学习目标:1.必备知识:了解 40 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脉络,记住我国改革和开放领域重大标志性事件及时间,懂得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关键能力:能够分析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断。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进程,增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Ⅱ【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Ⅲ【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课本 P31—P35,在课本上勾画标注以下问题。 改革开放开启的时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什么 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的内容? 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的内容 改革开放的第三阶段的内容?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二.自主学习检测 1. 判断对错 (1)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2)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率先取得突破。( ) (5)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 (6)四个经济特区指深圳、珠海、汕头、广州。( ) (7)十五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课堂练习 (1)“21 世纪始于中国的 1978 年”,这是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作出的断言。那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C.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D.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 )。 ①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 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④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Ⅳ【体系梳理】Ⅴ【合作探究】 【探究一】习近平主席在 2018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 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 40 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 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典例求证】 【例证 1】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以下对改革开放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要,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改革开放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例证 2】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 【探究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中的“春天”与党的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 这次 会议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Ⅵ【自检互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 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 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下列关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标志着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B.它标志着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它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迈出的第一步是( )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3.“1984 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 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这是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部分内容。从此之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B.开放深圳作为经济特区 C.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4.41 年来,我们筚路蓝缕;41 年的理论创新,玉汝于成。这都源于我们实行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41 年,我们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先河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④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是边境城市的开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证 1】C 【例证 2】 B 【例证 3】D 【探究一】: ①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 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 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 世界的东方。②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招。 5.1984 年 10 月,中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 11 种税种向国 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此规定反映出( ) 【课堂记录】有完成时。以下对中国改革不能止 A.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步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B.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①深化改革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 C.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然要求 D.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6.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私有关键一招 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魄③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力、巨大的勇气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这的必然要求 里的突破主要是指( )④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A.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兴的关键一招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①③④ D.②③④ D.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例证 3】1985 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 Ⅶ【拓展迁移】 时间轴 【探究二】: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确定把党和国家工州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 )A.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B.反映了围绕完善社会主义经 【课后反思】济体制进行部署C.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传统观念【错题反思】 答案: 自主学习检测: 判断对错:1.× 2.√ 3.√ 4.× 5.× 6.× 7.× 课堂练习:1.B 2.D 3.D 自检互评:1.A 2.A 3.C 4.A 5.C 6.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