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鲁教版)——专题10 简单机械作图讲义(原卷+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鲁教版)——专题10 简单机械作图讲义(原卷+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10 简单机械作图
知识点一杠杆作图
1、作力的示意图
(1)重力示意图
(2)拉力示意图
(3)压力示意图
(4)支持力示意图
2、作力臂
(1)定义: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正确理解最小力:
①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用最小力提拉杠杆时,对应的力臂最长
②对于形状规则的杠杆,杠杆全长充当力臂时,力臂最长
(3)作最小力的步骤:
①画点:确定支点和动力作用点
②连线:连接支点和动力作用点
③过点作垂线:过动力作用点作出垂直于力臂的垂线,并标明方向
【注意】:
①力臂用实线表示,且两端加箭头
②力臂的延长线或者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典例1 在图中画出杠杆的阻力F2以及动力臂L1、L2。
典例2 如图所示弯曲杠杆,O是支点,在B处挂一重物G,在A点施加一作用力,使杠杆平衡,画出这个最小的力,并画出该力的力臂。
知识点二滑轮作图
1、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同的滑轮组绕线:奇动偶定
2、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不同的滑轮组绕线:结少绕多
【注意】:
①“奇动偶定”是指,当滑轮组中动滑轮和定滑轮数量一样时,动滑轮上的绳子为奇
数段时,将绳端结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向定滑轮上绕线;动滑轮上的绳子为偶数段时,将绳端结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向动滑轮上绕线
②“结少绕多”是指,当滑轮组中动滑轮和定滑轮数量不一致时,绳端接在数量少的滑轮的挂钩上向数量多的滑轮上绕线
典例1 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由两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重的绕法。
典例2 不计滑轮重力与摩擦,拉力F与物重G的关系为F=,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1. 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下图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 下列力臂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 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相同的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是(  )
A BC D
4. 要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物体,而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N (不计滑轮自身重和摩擦),则所用滑轮中至少使用(  )
A.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B.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C.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D.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5.画出图中简易压水机动力F1的力臂L1。
6.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如图所示,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子承担重物,要想最省力,应选用三根绳子承担的绕法,即从动滑轮开始缠绕。
7.如图所示,在C点用力把桌腿A抬离地面时,桌腿B始终没有移动,请在C点画出最小作用力的示意图。
8. 如图所示,用向下的力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1.5m,重物上升了0.5m,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情况。
9. 在图中,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2和力臂L1对应的力F1。
10. 如图甲是皮带打孔器。使用时用力压手柄,其上端手柄及其连接部分可视为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是打孔时B点受到的阻力。请在乙图中画出:
(1)阻力臂l2
(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专题10 简单机械作图
知识点一杠杆作图
1、作力的示意图
(1)重力示意图
(2)拉力示意图
(3)压力示意图
(4)支持力示意图
2、作力臂
(1)定义: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正确理解最小力:
①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用最小力提拉杠杆时,对应的力臂最长
②对于形状规则的杠杆,杠杆全长充当力臂时,力臂最长
(3)作最小力的步骤:
①画点:确定支点和动力作用点
②连线:连接支点和动力作用点
③过点作垂线:过动力作用点作出垂直于力臂的垂线,并标明方向
【注意】:
①力臂用实线表示,且两端加箭头
②力臂的延长线或者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典例1 在图中画出杠杆的阻力F2以及动力臂L1、L2。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由图知,O为杠杆的支点,动力为F1,延长动力F1的作用线,由支点O作F1作用的垂线,垂线段长为动力臂L1;物体对杠杆的压力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此作出阻力F2,由支点O作F2作用的垂线,垂线段长为动力臂L2.
典例2 如图所示弯曲杠杆,O是支点,在B处挂一重物G,在A点施加一作用力,使杠杆平衡,画出这个最小的力,并画出该力的力臂。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杠杆的支点为O,动力的作用点为A,连接OA,得到最长的力臂,从A点画一条带箭头、垂直向下的线段,可得最小动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二滑轮作图
1、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同的滑轮组绕线:奇动偶定
2、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不同的滑轮组绕线:结少绕多
【注意】:
①“奇动偶定”是指,当滑轮组中动滑轮和定滑轮数量一样时,动滑轮上的绳子为奇
数段时,将绳端结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向定滑轮上绕线;动滑轮上的绳子为偶数段时,将绳端结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向动滑轮上绕线
②“结少绕多”是指,当滑轮组中动滑轮和定滑轮数量不一致时,绳端接在数量少的滑轮的挂钩上向数量多的滑轮上绕线
典例1 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由两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重的绕法。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因为是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绳子开始系在定滑轮下挂钩上,依次缠绕。
典例2 不计滑轮重力与摩擦,拉力F与物重G的关系为F=,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从动滑轮的上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每一个滑轮,最终F=,为最省力的绕法。
1. 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下图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用撬棒撬石头时,动力为人对撬棒施加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从支点O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阻力是石头对撬棒的作用力F2,方向竖直向下,反向延长F2,从支点O向阻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 下列力臂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图AD中L1是力的作用线上截取的一部分,故AD错误。动力臂应是支点O到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图中所示L1的没有垂直于力F1的作用线,故B错误。图中动力臂是支点O到到力F1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故C正确。故选:C。
3. 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相同的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是(  )
A BC D
【答案】C
【解析】解:A、两个滑轮的使用,效果相当于一个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拉力F=G;B、两个滑轮的使用,效果相当于一个定滑轮,不能省力,拉力F=G;C、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所用拉力F=G;D、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所用拉力F=G。可见,用它们提起相同的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是C。故选:C。
4. 要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物体,而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N (不计滑轮自身重和摩擦),则所用滑轮中至少使用(  )
A.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B.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C.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D.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答案】B
【解析】解: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根据F=G,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n===4,由此可得:滑轮组至少需要一个定滑轮与两个动滑轮组成。故选:B。
5.画出图中简易压水机动力F1的力臂L1。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过支点O作垂直于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1。
6.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如图所示,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图中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一种是由两根绳子承担重物,一种是由三根绳子承担重物,要想最省力,应选用三根绳子承担的绕法,即从动滑轮开始缠绕。
7.如图所示,在C点用力把桌腿A抬离地面时,桌腿B始终没有移动,请在C点画出最小作用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连接BC,则BC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
8. 如图所示,用向下的力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1.5m,重物上升了0.5m,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情况。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向下拉绳子时,承担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绳子有效股数:n===3,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绳子的固定端应先系在动滑轮挂钩上,据此绕线。
9. 在图中,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2和力臂L1对应的力F1。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反向延长力F2的作用线,由支点向F2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其力臂L2;过力臂L1的下端,作L1的垂线,与杠杆OA的交点为力F1的作用点,方向斜向上。
10. 如图甲是皮带打孔器。使用时用力压手柄,其上端手柄及其连接部分可视为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是打孔时B点受到的阻力。请在乙图中画出:
(1)阻力臂l2
(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解:反向延长F2的作用线,从支点O作动力F2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阻力臂L2;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点A垂直于OA向下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