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社会主义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进入社会主义 导学案

资源简介

《1.2.2 进入社会主义》导学案
2013年 09 年 10 日 星期 二 第 2 周 第 4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及其重大意义。
【预习导航】
1、三大改造是指对 、 、 的改造。
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按照 的原则,成立 社,走 和
的道路。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的。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年 。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
6、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 年到 年。
7、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开始改变 的面貌,向
迈进。
8、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形成的精神有: 、 等(任写二个)。
9、1953年底,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恢复并扩建,1956年,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1956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 飞机,1957年, 大桥建成,并修建了 、青藏、 等西藏的三条公路。
【学习探究】
[探究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原因)
内容
时间
原则(方式)
结果
意义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
[探究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及原因
1、右图反映了什么?
2、据图表反映的现象,是因为我国制定了什么计划?
3、工业产值的增长比农业产值的增长更快,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堂巩固】
1、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某电视剧描述了1957年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生活故事。在这一年,剧中的主人公不可能经历的是( )
A.从广播里听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新闻 B.在首都北京马路上看见国产汽车开过
C.从报纸上看到“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D.乘坐火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
3、导致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观察1952年和1956年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对比表,回答问题。
国有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0
7.1%
(1)材料反映了我国哪一方面的变化?
(2)这一变化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3)这个变化有什么意义?
【延伸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