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6 超重和失重题组 一 1. [2022北京密云高一期末]如图是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先“下蹲”后“站起”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请通过分析图线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5 s时人开始下蹲B. 4 s时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C.“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D. “站起”过程中人始终处于超重状态点题: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超重现象、失重现象概念的理解B解 析A错、B对、C错:开始下蹲时,人先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发生失重现象,然后减速向下,加速度向上,发生超重现象,则1 s时人开始下蹲,2 s末下蹲结束,4 s时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D错:“站起”过程中人先加速上升,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然后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2.如图所示,我国航天员在“天宫课堂”演示喝水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水滴呈球形漂浮在空间站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在地面上运动过程中的物体也处于此状态的是( )A.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钢球B. 沿水平面加速行驶的火车C. 沿斜面匀速滑下的小木块D. 沿竖直方向减速下降的电梯点题:超重与失重的概念的理解。解 析A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钢球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为完全失重状态。B错:沿水平面加速行驶的火车在水平方向上有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加速度为零,不是完全失重状态。C错:沿斜面匀速滑下的小木块,加速度为零,不是完全失重状态。D错:沿竖直方向减速下降的电梯,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A3.[2022辽宁沈阳高一期末]现在很多智能手机都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某高中学生打开测量加速度的APP,用手掌水平托住手机,点击“ ”后,让手机迅速脱离手掌而自由下落,然后接住手机,观察到手机显示的加速度值为9.6 m/s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则手机在脱离手掌到被接住的过程中( )A. 手机一直处于失重状态B. 手机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 手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D. 手机先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点题:超重、失重只与加速度方向有关。C解 析 4.[2022辽宁丹东高一期末]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12月9日空中课堂开始。下列说法正确是( )A. 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B. 返回舱返回地面落地前的减速过程中,航天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C. 在空中课堂中,王亚平将乒乓球按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松开手后球不再浮起D. 航天员在舱外执行太空行走任务时没法用脚行走,需要靠手以及机械臂等装置来移动身体,因为舱外活动是在完全失重的条件下进行的,即航天员根本不受重力作用C解 析A、B错: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和返回舱落地前的减速过程,加速度方向均向上,即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由牛顿第二定律知,航天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自身重力。C对:在太空中乒乓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和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会消失,故将乒乓球按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松开手后球不再浮起。D错: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重力都不会消失。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点题:超重和失重的理解。解 析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抛出后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以A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所受合力为A的重力,所以A仅受重力作用。A6.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像能反映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C 题组 二 点题: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解 析对人的运动过程分析可知,人下蹲的过程可以分成两段:人在加速下蹲的过程中,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的大小;在减速下蹲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此时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的大小,故C正确,A、B、D错误。 B 解 析 8.如图所示为某人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人的重力约为650 N,除此之外,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该人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B.该人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拨开迷雾:下蹲过程既有向下加速的过程,也有向下减速的过程,易错理解为只有向下加速的过程。解 析人下蹲动作分别有失重和超重两个状态。先是加速下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对应先失重后超重,起立对应先超重后失重,由对应图像可知,该人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故A错误,B正确;下蹲过程既有失重又有超重,且先失重后超重,故C、D错误。D 9.某校科技兴趣小组用实验来模拟卫星的发射。假设火箭点火后从地面竖直升空,t1时刻第一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t2时刻第二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此后不再有燃料燃烧。实验中测得火箭的v-t图像如图所示,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全过程中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t2时刻火箭到达最高点,t3时刻火箭落回地面B.火箭在t2~t3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大于重力加速度C.火箭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D. t1~t2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态,t2~t3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拨开迷雾:斜率正负的改变不表示速度方向的改变。D 题组 三 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位移,由图像可知,当速度等于零时,位移最大,火箭处于最高点,即t3时刻到达最高点,故A错误。火箭在t2~t3时间内没有燃料燃烧,且不计空气阻力,火箭只受重力,其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故B错误。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火箭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故C错误。由题图可知, 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正值,即方向向上,火箭处于超重状态,t2~t3时间内加速度为负值,即方向向下,火箭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解 析10.一同学在地面上用测力计称得体重为500 N,然后他将体重计移至电梯内称量,在t0至t3时间段内体重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若取电梯向上运行的方向为正,电梯运行的v-t图像可能是( )点题:利用v-t图像中v、a方向分析超重与失重。B 由G-t图像知:t0~t1时间内,人失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t1~t2时间内匀速或静止,t2~t3时间内,超重,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因此其运动情况可能是:t0~t3时间内先加速下降,再匀速下降,最后减速下降;也可能是:先减速上升,静止,最后加速上升。故选B。解 析11.[2020山东卷]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N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题组 四 A.0~t1时间内,v增大,FN>mgB.t1~t2时间内,v减小,FNC.t2~t3时间内,v增大,FND.t2~t3时间内,v减小,FN>mg由于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速度增大,即乘客的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则FNmg,选项C错误,D正确。解 析12.[2022浙江龙游中学高二期末]某校把跳长绳作为一项常规运动项目,其中一种运动方式为,一支队伍抽 12 人一起进长绳,计同步一起跳的个数,在2022年的比赛中该校潮勇班一次性跳了59下并打破纪录,根据跳绳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学生起跳离开地面前的瞬间,学生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学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B. 学生起跳离开地面前的瞬间,学生处于失重状态C. 学生起跳离开地面前的瞬间,学生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学生支持力大小相等D. 学生从最高点开始下落的过程中,先处于完全失重,再处于超重最后再处于失重状态点题:超重和失重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CA、B错:学生起跳离开地面前的瞬间,学生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学生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对学生的支持力。C对:学生起跳离开地面前的瞬间,学生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学生支持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学生从最高点开始下落的过程中,先向下加速,然后向下减速到速度为零,加速度先向下,然后向上,最后静止时加速度为零,所以先处于完全失重,再处于超重最后再处于平衡状态。解 析13.[2022浙江温州高一期末][多选]现在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某同学乘坐小区电梯时打开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把手机平放在手掌上并与电梯保持相对静止,获得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为了方便研究问题,可以将图像简化为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 t1~t2时间内电梯处于失重状态B. t3~t4时间内电梯处于超重状态C. t3~t4时间内电梯一定正在上行D. t2~t3时间内电梯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解 析14.[2022山东菏泽高一期末][多选]弹簧高跷是一种新型的运动器材,如图甲,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B. 人向上弹起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 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D. 人和高跷离开地面上升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对: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人要向上弹起,加速度的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B错:人向上弹起过程中,开始处于超重状态,弹力大于重力;上升过程,弹力减小,重力不变,当速度达到最大时,弹力等于重力,之后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处于失重。C对:人向上弹起过程中,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踏板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D对:人和高跷离开地面上升过程中只受重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解 析ACD15.[2022广东惠州高一期末][多选]如图所示,图甲为大型游乐设备——升降机,图乙为其结构图。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从a位置自由下落到b位置,再从b位置开始以恒力制动竖直下落到c位置停下。已知升降机和游客的总质量为m,a、b高度差为2h,b、c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则( )A. 升降机从a到b与从b到c过程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B.升降机从a到b与从b到c过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C.从a到b,升降机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为游客重力的2倍D.从b到c,升降机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为游客重力的3倍 解 析ABD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