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6单元听课笔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6单元听课笔记

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听课笔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6.1 金刚石 、石墨 、C60
一、碳的单质
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C) 石墨(由碳元素组成C) C60
结构 模型 单层为石墨烯
硬度 软,在纸上可留下痕迹 ---
熔点 很高 高、耐高温 ----
导电性 不导电 导电性 不导电
导热性 良好 良好 不好
用途 润滑剂、 、 等 超导体、新材料
结论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
1.C60表示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①木炭:有 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异味,是 变化。木炭的吸附作用比活性炭 (强或弱)②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是因为具有 ,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③“碳”是指碳元素,“炭”用于具体的物质。
⒊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碳元素的单质有 。
4.石墨金刚石,是 变化。
例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A可能是化合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二、碳的化学性质(金刚石与石墨化学性质同)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
例2、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体现了钻石的性质是 (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2.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做燃料
充分燃烧C + O2 CO2 不充分燃烧 2C + O2 2CO
12 32 24 32 放热
例3、当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时,产物是 ;1:1时呢? 1:3时呢? 。
3.碳的还原性(以木炭还原CuO为例)——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末变 色,澄清的石灰水变 。
化学方程式: C + 2CuO 2Cu + CO2↑ C + CO2 2CO
装置中网罩的作用是 ,也可把酒精灯换成 。
该装置还可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某一反应物)
1.氧化反应、还原反应:①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氧)。
②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失氧)。
氧化性、还原性:(对应氧化剂、还原剂)
①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供给氧的性质叫氧化性,作氧化剂。
②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 C、H2 和 CO ,可做还原剂。
练:H2+ Fe2O3 , C+ Fe2O3 , CO+ Fe2O3 ,
H2+ CuO , C+ Fe3O4 , CO+ Fe2O3 。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
固体和固体反应:如:
反应物的状态
1.气体发生装置 固体和液体反应 如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密度比空气大- 法
排空气法 优点:收集的气体
⒉收集装置的选择 密度比空气小- 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 优点:收集的气体
说明:
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 29,
密度小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 29。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药品: 和 。
⑴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CO2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
⑵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⑶不能用Na2CO3 或CaCO3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他们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2.原理: 。
3.发生装置:固 + 液——气体型
主要优点分别为:① ② ③ 。
图①中是 漏斗,使用时应注意 ,原因是 。
图②中是 漏斗,把图②的那种漏斗换成 后仍具有相同的优点。
具有“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优点的装置原因
4.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右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油层的作用是 ,
如果瓶中装满空气,则收集氢气应从 (选左或右)管通入。
5.CO2的验满: 。用左图收集,如何验满?
6.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步骤:⑴ ;⑵装入大理石,塞紧胶塞;⑶固定装置;⑷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液封;⑸收集气体,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⑹检验是否集满。
7.CO2的检验: 。
三、CO2的工业制法:CaCO3CaO + CO2↑
四.药品的选择原则: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便宜,来源广泛,污染少,实验安全,所制的气体纯净。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验证实验:①阶梯蜡烛(现象: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②天平平衡实验(现象: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的一边托盘下沉);
③向盛有气球的烧杯中倒二氧化碳(现象:空气球浮起,CO2球不起)。
3.能溶于水;验证实验:塑料瓶变瘪、集气瓶倒提玻璃片不掉。
4.CO2固体叫“ ”。---用于人工降雨(升华吸热,水蒸气液化),此处为 变化。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如阶梯蜡烛证明,同时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但无毒(解释“屠狗洞”现象)——进洞前做 实验。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以下是紫色石蕊小花变色情况)
操作 喷稀醋酸 喷水 直接放入CO2中 喷水后放入CO2中 烘干第四朵
现象
分析
如果去掉第三步,对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有无影响,理由 ,
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碳酸不稳定,以后遇到生成碳酸均写成CO2↑+ H2O)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CaCO3沉淀。可用厨房里的 反应除去。
化学方程式: 。
①CO2气体的检验
②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是 ,用 除。
此反应的应用 ③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
⑤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可以保鲜
讨论:收集一试管CO2倒扣在石灰水中,液面在管内上升,但最终没有到顶的原因是 。
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 CO2 + C 2CO
6.植物光合作用原料,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CO2 → O2 )。
总结CO2的性质关系图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既利用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作致冷剂;人工降雨(升华吸热降温,水蒸气液化--物理变化);
3.作温室肥料(参与光合作用CO2+H2O有机物+O2)。
四、二氧化碳影响
1.由于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 导致 。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还有臭氧、甲烷、氟利昂等。2.低碳生活,就是较低的 的排放,举2则生活中低碳生活的例子: 、 。
例: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某学生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用2.5克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克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问:
稀盐酸的用量 1次加入5克 2次加入5克 3次加入5克 4次加入5克
剩余固体的质量 1.815克 1.03克 0.5克 0.5克
(1)2.5克石灰石样品中,有杂质多少克?(2)该样品共能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
一、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中加入恶臭物质帮助检查是否泄漏;
2.难溶于水; 想一想:屋里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吗?
3.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制取CO只能用 法收集)
二、化学性质(CO、H2、C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1.可燃性: 2CO + O22CO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
现象:产生 火焰,放出热量。
注意:CO和H2一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 (方法与H2一样)
2.还原性: CO + CuOCu + CO2——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末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先 ,后 (否则可能爆炸);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巧记乐记: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注意:由于CO有毒,实验最后要进行 ,方法是将CO点燃转变CO2(或收集起来)。
同样SO2、NO2与CO一样会污染空气,也要进行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3.毒性: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死亡。(煤气中毒就是CO)
三、总结
1.CO2和CO的比较
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分子构成不同。
CO2和CO的鉴别方法有:

(2) ;
(3) ;
(4) 。
3. 除杂:选用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引入新杂质,所以除杂试剂应与物质状态不同。
(1)CO2中混有CO(CO2与CO为气态,所以不能选用O2,而选用 )。
(2)CO中混有CO2(CO2与CO为气态,所以除杂试剂为 ,次之选用石灰水+浓硫酸)。
(3)N2中混有O2(N2与O2为气态,所以除杂试剂为 )。
4.物质性质差异很大原因分析
①CO2与CO ,②Na+与Na ,③金刚石与石墨 ,
④生铁与钢 含碳量不同 ,⑤空气与氧气 ,⑥浓硫酸与稀硫酸 浓度不同 。
说出真物质:
①金刚石不是金 , ②干冰不是冰 , ③水银不是银 ,
④纯碱不是碱 Na2CO3 , ⑤铅笔芯不含铅 , ⑥ 食盐属于盐
6.关系图(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脉络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