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7 松鼠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回忆课文《松鼠》讲述松鼠的特点的部分,完成作答。1.松鼠的活动范围主要在( )A.地底下 B.高大的老树上C.人的住宅 D.小树丛2.松鼠的活动时间一般是( )A.晚上 B.白天3.下面下划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祖国建国70周年,大家继往开来迎接明天。B.小马驹一会吃青草,一会去河边喝水,好悠然自得呀!C.敌人想方设法地破坏地道,真是神机妙算呀!D.故事“完璧归赵”展现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4.选出下列句中横线上应填词语准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 ,动作是那样 ,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 ,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 声。A.尖锐 敏捷 奇特 恨恨 B.锐利 轻快 响亮 呵呵C.尖利 敏捷 嘹亮 愤愤 D.锐利 敏捷 响亮 恨恨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错杂(交错) B.驯良(驯养) C.矫健(强壮) D.舒适(舒服)6.根据课文《松鼠》内容,选择正确的一项。( )A.松鼠是食肉动物。B.松鼠不爱下水。C.松鼠最像四足兽。D.松鼠在冬天就蛰伏不动。二、填空题7.结合课文中的相关信息,给大家介绍一下松鼠吧!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露水 ( )树枝 ( )鸟窝( )果子 ( )榛子 ( )木片三、语言表达9.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1.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重。(仿照句子,写一句话介绍你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尾巴总是向上翘着。(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鲸的寿命很长。(试着用一种说明方法改写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风向袋随风飘动时飘动的反方向难道不是风向吗?(换一个说法,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综合实践。近日,天津某小区后勤保障部联合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成功举办了“绿色当铺”活动。绿色当铺实行以物换物的典当原则,师生将一定数量的废品,如塑料瓶或废纸盒等,交给绿色当铺工作人员,即可等奖兑换DIY微景观生态瓶所需材料,现场进行微景观生态瓶的DIY创作。1.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为这一活动再设计一个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赏析佳句,并完成练习。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11.句子的中心词语是_______________。12.作者在描写松鼠的特点时,用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会连用三个动词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__________________。13.补写句子。只要有人轻轻地靠近松鼠,它们就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14.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十分( ) 俊秀( )15.选文描述了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坐姿和吃相这些方面的漂亮形态,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16.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用波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说说这个中心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 2.A1.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可知松鼠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树上。2.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可知松鼠喜欢在晚上活动。3.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A、B、D项与对应的语境相符。C项“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是褒义词。与对应的语境不符,改“诡计多端”。4.D【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尖锐:1.物体的末端锋利。 2.敏锐而深刻。 3.声音高而刺耳。 4.对立激烈。锐利:锋利的,尖锐的,尖而快的(刃锋等)。或比喻[眼光、言辞等]尖锐、犀利。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轻快:1.不费劲儿;2.轻松愉快。奇特:表示不寻常的,非常罕见的,令人惊奇的行为。响亮:(声音)宏大。嘹亮:(声音)清晰响亮。呵呵:以前是笑声 ,多指嘲笑不屑一顾。恨恨:抱恨不已,无比悲怨。愤愤:很生气的样子。阅读语段,根据词语意思,可知它们的爪子是很“锐利”,动作是“敏捷”,叫声是“响亮”,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5.B【详解】此题考查加点字的解释。错杂:(动)交错夹杂在一起。错:交错。驯良:和顺善良。驯:和顺。矫健:(形)健壮有力。矫:强,勇武。舒适:轻松愉快而安逸。适:舒服。6.B【详解】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松鼠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zhēn)子、榉(jǔ)实和橡栗(lì)。所以第一题是错误的,松鼠不是肉食动物。文中写了松鼠不爱下水,所以第二题是正确的。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所以第三题是错误的。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所以第四题也是错误的。7.【详解】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松鼠》这篇课文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和尾巴等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很可爱漂亮。8. 喝 捡 搭 吃 藏 削【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后面为名词,前面可搭配合适的动词组成动宾词组,如“收露水”、“折树枝”、“修鸟窝”、“找果实”、“剥榛子”、“锯木片”等。9. 因为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示例:我们班同学最高的约有170厘米,最低的也有140厘米。 尾巴翘着。 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风向袋随风飘动时飘动的反方向就是风向。10. 我觉得这一活动非常好。世上没有废品,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活动可以鼓励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可以将收集的废品,进行创意整合,赋于废品新生命,并用照片的形式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展出。【详解】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手机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答案为:1.我觉得这一活动非常好。世上没有废品,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活动可以鼓励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2.可以将收集的废品,进行创意整合,赋于废品新生命,并用照片的形式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展出。11.警觉 12. 跑 躲 逃 小狗一听到开门声,马上跑到大门口,围着从外面回来的爷爷转来转去,还不时摇摆着尾巴。 13.马上跑到别的地方去。11.本题考查查找中心词语。句子的中心词语是“警觉”,通过描写有人触碰松鼠所在的大树,松树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体现了松树警觉的特点。12.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作者在描写松鼠的特点时,用的动词有跑、躲、逃,突出松树警觉的特点。连用三个动词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连续动作描写出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即可。13.本题考查的是补充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应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文章写了松树非常的警觉,只要有人轻轻地靠近松鼠,它们肯定会非常的警觉,将松树警觉的行为描写出来即可。14. 格外 清秀 15. 面容 眼睛 身体 四肢 尾巴 喜爱 16.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怎能不讨人喜欢呢? 17.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总领全文,引出下文。14.本题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去找,想想和所给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十分:指很,甚,非常,极其。近义词:格外。俊秀:相貌美丽清秀。近义词:清秀。15.本题考查学生文段内容的理解。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阅读文段可知,选文从松鼠的眼睛、面容、身体、四肢、尾巴和吃相方面来介绍松鼠乖巧、驯良、漂亮的外形特点。16.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怎能”,句尾加上“吗、呢”,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所以这句话可以改为,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怎能不讨人喜欢呢?17.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中心句就是高度概括本段或是本篇文章的中心意思的句子。有的在段落的开头,起概括和总述的作用;有的在段落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在段落的末尾,起归纳和总结的作用。阅读文段可知,这段话围绕“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句话,从松鼠的外形、动作等方面写出了它乖巧,驯良,讨人喜欢的特点。因此文段的中心句为: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本文的中心句: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