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运动的规律性 课件(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运动的规律性 课件(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课程导入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本质的概括, 那么世界的状态是怎样的?是静止的,还是不断运动变化 ?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1.全面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反对唯心主义运动观。
2.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3.准确理解规律的科学内涵及其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提升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4.充分理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论。
学习目标
高效预习
1、运动的概念是什么?
2、what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3、规律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 方法论)?
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5、what“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及方法论?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生命运动: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
自然界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物理运动:所有热、光、电磁以及原子内部基本粒子的运动和变化。
机械运动:地面物体和宇宙天体在内的一切客观物体的位置移动。
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
探究问题1:从图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运动:人类社会处于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地运动和发展中
探究问题2:从图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维运动:人的认识也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规律是客观的
机械运动:地面物体和宇宙天体在内的一切客观物体的位置移动
物理运动:所有热、光、电磁以及原子内部基本粒子的运动和变化
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
生命运动: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
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思维运动:人的认识也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1.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生命有机体
生物运动
载体
原子、离子
化学运动
载体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石器 原始社会
青铜器 奴隶社会
铁器 封建社会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机器人 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
生产方式
社会运动
载体
思考:
1.想一想,有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为什么?
2.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物质和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一、规律是客观的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探究问题: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的主体归结为“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吗?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探究与分享
《刻舟求剑》
《仁者心动》
探究问题:刻舟求剑之人错在哪里?
反对的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就是形而上学
反对的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思考:你对地球公转有何启示?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规律的客观性
一、规律是客观的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守株待兔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水往低处流、苹果落地
万有引力定律


油价调整
价值规律

——不是主观臆造或是上帝创造
——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
——是确定不移的,不是偶然的
——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
一、规律是客观的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
(2)规律的特点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判 断:
1. 人可以利用规律和改变规律。
2. 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更不能顺从规律。
4、(发明、改变、修改、消灭、创造)规律
5、 (发现、认识、利用) 规律
X
X
3、人们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性
目的性
(关键词 :目的、动机、蓝图、目标、行动步骤、规划等)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性
自觉选择性
你看到了什么?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仅能认识现象,还能认识本质
追溯故去
推测未来
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性
主动创造性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该观点属于可知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未知≠不可知
(2)每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然而一代又一代生命的延续,积累和传递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所以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又是无限的。
思考:“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如何理解?
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
主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注意:
1.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2.正确的/错误的意识都能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
(三)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1)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2)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方法论:
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可以正确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错误意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综合一、二框内容]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③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
方法论
1.是什么:就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一)What?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书中称赞西汉景帝之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朝颜师古释“实事求是”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相关链接
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为什么:
理论依据:
①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二)why?
3.HOW(如何做?)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发挥主观)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主客观结合)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主观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形而上学)(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
a.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
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综合一、二框内容]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③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
方法论
【关键词】
物质决定意识
根据(依据、依照、按照)……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基础提出xx计划、方案、战略;从……中总结教训、取得经验、修订法律、调整政策、调查研究。
意识能动作用
在……理论 、思想、方针、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强调各种精神意识的重要性(如民族精神、创新意识、诚信意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态价值观)等等。
原理:
①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可以正确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错误意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要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原理三: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