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界的物质性一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定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立场。2.科学精神:坚定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3.公共参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一切事物及现象,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指导实践活动。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世界的物质性原理难点:物质的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思维导图四课前预习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_____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_________中的一部分。物质的含义及唯一特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_____所反映的_________。(2)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_________,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_________。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______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地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特别提示】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2)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______的关系。(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______,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______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______,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④从辩证法角度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______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______;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3.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_____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_____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_____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_______。4.自然界的物质性:(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①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_。②物质的属性: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______。b.运动是物质的______。c.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一般属性。③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①区别: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______;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______,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②联系:A哲学上的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______,而不是指一种______物质形态。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名观实在性(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性。存在状态 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______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______的一部分。【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______、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5.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______。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______。【方法论】我们要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______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五自我检测1.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微“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一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会微以蓝色为主色调,体现冰雪的明亮纯洁,也寓意着梦想与未来。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土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这一设计表明( )①意识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②艺术作品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③艺术作品内容因表达的是创作者情感而具有主观性④创作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的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元宇宙”是源于小说《雪崩》的科幻概念,现指在XR(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形成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生活形态。“元宇宙”可能实现打破虚拟与现实隔阂的解决方案。现阶段,“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概念。这表明( )①未来世界将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世界、虚拟世界四部分②“元宇宙”概念的提出体现意识活动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元宇宙”概念源于小说家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丰富的想象力④“元宇宙”这一个新生概念的本质依然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1年11月16日,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执行驻留六个月的航天任务“满月”的日子。这是我国航天发展的一个剪影。回顾我国载人航天近3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一代航天人继续奋斗,把青春和热血播撒在浩渺的太空,由此可见( )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②意识能够将奋进的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意识会对人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④高昂的精神会激励人奋勇前行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 漫画《翻译》(作者:徐鹏飞)蕴含的哲理是( )A.艺术作品中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差别B.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决定艺术作品的表达形式C.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D.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35.对下边漫画寓意正确的哲学解读是( )A.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B.志存高远比长相漂亮更重要C.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D.颜值和努力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6.《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材料说明( )①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物质体系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④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所说的“物质”( )①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③是所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④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漫画《抓鱼》告诫我们要( )①敢于树立远大的理想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③避免盲目的唯意志论④反对无所作为的思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赋对景物的描写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这两种“境”( )①在“有我之境”中,创作者的情感决定“境”的生成②在“无我之境”中,创作者的意识与“境”各自独立③都是对物质的反映,都是创作者能动认识景物的成果④都带有主观的色彩,都用艺术手法演绎了内心的思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漫画《现场“指导”》(作者:鲁楠)讽刺了一些人在实际工作中( )①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②没有深入实践,自以为是③大搞形式主义,脱离群众④唯长官意志,缺乏主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四课前预习1. 规律 物质世界 意识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 共同本质 物质形态2.(1)尊重物质运动(2)主观能动性(3) 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 唯意志主义 发展的观点 具体分析3. 物质世界 劳动 劳动 客观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物质性4.(1) 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 客观实在性 具体表现 共同本质 具体的(2) 自身固有 物质世界 尊重自然5. 物质 物质性 物质统一性五自我检测1.C2.D3.D4.C5.B6.C7.B8.C9.D10.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