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港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一处古代人类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蛋壳陶器。这种陶器以胎薄、硬、黑、亮而菩称于世,表明当时的居民已熟练掌握了陶土的选择、处理、成型、装窑、烧制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这处文化遗址应该属于()A.河姆渡文化B.红山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2.下列农业工具的发展与变化,按其时间排列正确的是()命树钢部脑A.打制农具一一磨制工具—一铁器农具一一青铜农具B.磨制工具一一打制农具一一铁器农具一青铜农具C.打制农具—磨制工具一青铜农具—铁器农具D.打制农具—一铁器农具—一磨制工具一青铜农具3.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观察右图,可知当时实行(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内外服制4.右图为“封”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其形似甲文4一金文植树于土堆之上,后引申为堆、家之义。这反映了分封制的内容之一是()凿A.授爵B.授士C.授官D授民5.下列政治制度中不属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范畴的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三公九卿制6.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不正确的是:(A.孔子主张关爱他人,爱借民力B.器子提出实施仁政C.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D.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7.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庄观因素是()A.生产力的显著提高B.园君谋求争翻战争中的优势C.道家学派提倡变法D.周王室衰微,失去政治优势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英雄、隐士B.英雄、伙客、隐士、君子C君子、俠客、隐士、英雄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9.秦皇汉武”是诸多史书和文学作品书写的历史人物,以下属于秦始皇历史活动的有(①修长城,抵御北方匈奴入侵②罢百家,确立儒学正统地位③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④重经济,推行铁业官营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第1页共5页10.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有”。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体现为()A.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11.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②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③重视发展农业④以德化民⑤焚书坑儒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⑧④D.①②③④⑤12.《贾谊治安第》记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A.察举制B.封国制C.郡县制D.推恩令13.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成书于北朝的《齐民要术》却记载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乳酪的生产加工技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民族交融的加强B.南北经济联系的扩大C.古代农剧牧业的发展D.中外文化沟通的密切14.如图为古代中国一时期北方形势图。该时期阶段特征是(A.列国纷争华夏认同B.政局动荡民族交融C.国力强盛经济繁荣D.国家统一版图定型15.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B.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大交融C.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D.江南地区的大开发16,下列一组有关北魏的重大事件,按照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北魏建立②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③统一北方④迁都洛阳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17.下面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指施,该项猎施的主要意义在于(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汉姓:元长孙穆A,消灭了鲜卑族的陋习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C.改鲜卑人为汉人D,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18.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彩响深远。下列与此相关的有(】①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②设仓作,积储丰富⑨开通大运河,贯翅南北④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⑧④第2页共5页石港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DCABDBBCAC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第20题CDADCDDBC第21题第22题第23题第24题第25题第26题第27题第28题第29题第30题DDBCDBBAAC第31题第32题第33题第34题第35题第36题第37题第38题第39题第0题CCBDCABA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0分。41.【答案】(1)制度:分封制。(1分)积极作用: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巩固了土,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任意2点得2分)(2)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1分)(3)颁布“推恩令”。(1分)(4)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法律。(任意3点得3分)(5)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孔子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孔子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任意2点得2分)。42.【答案】(1)进步:铁犁牛耕(1分),模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1分)·态度:重农抑商。(1分)(2)裴现:“市”的发展突被时空限制(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及市场的商业功能完普;出现纸币“交子”:商业市镇繁荣;商税成为政府收入的重要财源:出现“瓦子”等专门娱乐场所。(任意4点得4分)(3)实质:资本主义华产方式训球(柳关系)(1分)。主张:“工商皆本”。(1分)(4)认识:农工商关系应协湖;关农工商的经济政策应科学合理:农工商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都分。(任意2点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石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pdf 石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