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 学案

资源简介

第五章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探究需要大胆猜测。
2. 通过“观察植物的向光性”,分析植物向光性的意义,提升实验分析能力。
3. 归纳总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及作用。
学习过程
任务一:分析达尔文和儿子弗朗西斯向光性实验P98
讨论:向光性与幼苗哪部分相关?如何操作?
实验结论: 是感光部位;他们还观察到 主要在 。
任务二:分析波森.詹森和拜尔的实验
讨论: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是什么
从苗尖端向下传递的信号是一种可移动的
讨论:这种化学物质为什么能使伸长区不均匀?
首次提出 产生了一种 的化学物质,并向下运输; 导致这种化学物质的 ,进而导致其 ,引起幼苗弯曲生长。
任务三:温特实验——验证、命名
讨论:苗尖端产生的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是什么?如何实验证明?
燕麦幼苗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 ,向下运输, 。命名为
郭葛分离纯化生长素,发现生长素的本质是 ,之后人们还发现其它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合物,如 。
任务四:分析生长素的合成与分布(P101—102)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有哪些?
生长素的分布 ?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
分析生长素运输方式有哪些?
极性运输
1)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的含义?
2)极性运输的方向?可不可以逆向进行?
3)根据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课堂检测
1.
2.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D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3.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 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
B. 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⑤
C. 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
D. 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
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实验探究,提升实验操作、分析能力,阐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特点。
2. 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阐明生物学中的适应和平衡观念。
3. 构建生长素两重性的模型图示。
学习过程
任务一: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根的影响P102
分析:实验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实验结论: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
任务二: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
1.绘制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曲线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①生长素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
②不同器官:敏感程度:根 芽 茎
植物的顶芽 ,而侧芽生长受 的现象,称为:
③不同种类的植物:敏感程度: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④不同细胞:敏感程度:幼嫩细胞 老细胞
课堂检测
1.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如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B )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2.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请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___mol L-1.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 __.
(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___,即_ __促进生长,_ __则抑制其生长.
(4)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 __,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 _.
(5)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原因是__ _.有人发现,在根生长弯曲部位的近地侧除有较多的生长素外,还有较多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 __作用的结果.
答案:(1)10-8 (2)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 两重性 高浓度促进 低浓度抑制
(4)促进 抑制 (5)根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和重力的共同影响 (6)多种激素共同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
感光部位——
生长素产生是否需要光——
横向运输的部位——
弯曲生长的原因——
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曲线AB段表示:
B点表示:
BC段表示:
C点以后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