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道德修养:了解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做出了贡献,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法治观念: 知道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健全人格:正确认识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责任意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了解各民族之间亲密关系的形成。难点:使学生学会尊重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自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新知导入素材:爱我中华1.视频中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听过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2.歌词中的“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是什么意思?3.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说说它们的名字。新知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 56 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我国总人口已达 14.4 亿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汉族少数民族8.9%91.1% 我们小区有傣族、满族和壮族的居民,邻居家的阿姨是朝鲜族。 我们班里有汉族、回族、蒙古族和藏族的同学。生活中的少数民族 查找资料,说说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生活中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分布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如壮族和藏族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维吾尔族和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朝鲜族和满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境内。另外云南省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有苗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近1/3。素材:1一分钟介绍56名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 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1982 年,有 18 个少数民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这一数量在 1990 年、2000 年、2010 年分别增加到 22 个、28 个、43 个。2000 年,民族成分齐全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11 个;2010 年,这一数量增加到 20 个。活动园活动园在省级行政区域有分布的少数民族民族成分齐全的省级行政区域少数民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 我发现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了,这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园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带来的好处是促进了各民族间互相交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同时,流动人口带来了不同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人口相互交流和沟通,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活动园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的少数民族”统计图呈现的是:在1982年的时候,有18个少数民族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到2010年的时候,已经增加到了43个,在28年间共增加了25个,差不多每年增加一个。民族成分齐全的省级行政区域” 统计图呈现的是: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民族成分齐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11个,到2010年的时候是20个,10年间增加了9个,也是差不多一年增加一个。 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相关链接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相互交错,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茶叶等生活用品为主要商品,以马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贸通道。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内地汉族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互换)。历史上,马帮沿着坎坷崎岖的驿道,源源不断地为藏区驮去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再从藏区换回马匹、牛羊和皮毛等内地汉族人民需要的物品。除了促进经济上的交流,茶马古道还促进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不断交融。比如,傣族的凤尾竹传到西藏地区,使得藏族乐器弦子的旋律中也透出了凤尾竹的韵味。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茶马古道推动了我国西南边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了边疆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茶马古道活动园素材:茶马古道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接合部,是茶马古道起点之一。这里有古代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茶马司的遗址。茶马古道活动园茶马司遗址1.上述资料中反映文化交融的事例是什么?2.尝试说一则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活动园活动园文化交融的事例历史上,马帮沿着坎坷崎岖的驿道,源源不断地为藏族人民驮去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再从藏族人民手中换回马匹、牛羊和皮毛等汉族人民需要的物品。除了促进经济上的交流,茶马古道还促进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不断交融。比如,傣族的凤尾竹传到西藏地区,使得藏族乐器弦子的旋律中也透出了凤尾竹的韵味。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文成公主入藏活动园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一千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素材:文成公主进藏活动园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彝海结盟”“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笔。在通过彝区的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张,为革命胜利后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彝海,红军还建立了第一只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一-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彝海结盟,保证了中国工农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红军主力保存了宝贵的有生力量。在凉山,还有近万名彝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凉山和凉山的少数民族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活动园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北魏的汉化运动主要倡导实施者为孝文帝,他登.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在统一的北方大胆的实行汉化运动,其主要的内容有迁都、改革官制、禁止胡语、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同族通婚、礼乐刑法等六方面进行汉化改革。为北魏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我们伟大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今年学校举办的抗日战争图片展中,我看到来自不同民族的抗日英雄的事迹。共同书写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汉朝时,中原的丝绸就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北边疆地区。 棉花、芝麻、大蒜是由古代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各民族共同努力 请查阅资料,了解西瓜、黄瓜、核桃、葡萄、胡萝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国历史上是怎样传播开的。各民族共同努力 汉朝时,汉武帝派张骞首度出使西域,开辟了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中原和西域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西域的很多瓜果、蔬菜就是在那时传入汉朝中原地区的,除了胡萝卜、胡豆、胡瓜、胡桃、胡椒外,还有葡萄、西瓜等。张骞带回胡萝卜后,人们不知其真正的名字,观其形好似我们的萝卜,只是个头儿比较小而已,因是自“胡地” 而来,就定名为“胡萝卜”。瓜果、蔬菜的传播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我国文学宝库中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作。例如,《诗经》是我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汇总;楚辞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者整理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的作品,元曲的繁荣有着少数民族多方面的贡献;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满族的社会生活;源自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相关链接 下面是一些同学查找到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事例吗? 现在我们用的 “胡同”这个名称来源于蒙古族。 我知道的少数民族乐器有哈萨克族的冬不拉、苗族的芦笙。它们的声音真好听。 现在的旗袍来源于满族,已成为许多民族妇女喜欢的服装。活动园 唐朝诗人王建有诗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表明当时少数民族音乐对中原影响很大。 相传,元朝时,黄道婆在海南岛学会了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并进行改良、传播。活动园 我国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就是古越人的后裔。《越人歌》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 我知道的少数民族美食有:蒙古族的烤全羊、苗族的酸汤鱼、藏族的酥油茶、朝鲜族的泡菜、满族的萨其马等。 在苗族有一种服饰叫百鸟衣,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刺绣而成,色彩艳丽,图案奇特,工艺精湛,款式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 《胡笳十八拍》和《十面埋伏》都是中国的经典音乐。胡笳和琵琶都是少数民族的乐器,它们演奏出的或悲凉或缠绵的曲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扩大了中国礼乐文明的范畴。交流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课堂总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过程当中,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爷爷为领导的党中央周围,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因为我们各民族是一个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一分钟介绍56名族.wmv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ppt 文成公主进藏.wmv 爱我中华.wmv 茶马古道.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