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6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
新知导入
疫情的发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野生动物这一病毒传染源的关注。野生动物是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大量猎捕野生动物、滥食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会使野生动物体内存在的有害生物或物质通过此途径传染给人类,造成疫病流行。疫情的深刻教训,让我们意识到一定要“共筑生命家园”!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道德与法治
合作探究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和要求;理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要求。
法治观念:通过小组讨论,热爱并尊重自然,学习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养成环保习惯,倡导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
责任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开展辩论赛,养成环保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道德修养:通过小组讨论,知道我国当前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 养成文明文明的行为习惯,积极践行环保文明。
合作探究
运用你的经验
下面是一位同学摘录的诗文,让我们大声朗读并感受它们的意境。
阅读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你认为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
合作探究
第一目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总有人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然而……
沿海城市被淹
火灾
史前病毒释放
地震
极端天气频繁
生态系统破坏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观看视频,你有何启示?
来自大自然的惩罚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
启示: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为什么要实现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呢?
共生共荣
尊重规律
智慧选择
生存发展
合作探究
案例拓展
为什么要实现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呢?
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生存所需
有序发展
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人类不断驯化动物,如:牛、羊、马、猪、鸡等,这些动物已经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营养。
数千年来,人类尝试着对很多物种进行驯化 ,但只有对极少数的物种的驯化取得了成功。
野生动物的营养元素与家禽家畜并无多大差异,同时人类新发的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
杜绝野生动物消费,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远离野生动物不仅仅是保护它们,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合作探究
课堂笔记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智慧选择)(p81)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类责任)(p81)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内在关系)(p81)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和一味地索取,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自然规律)(p82)
合作探究
探究与分享
阅读探究与分享,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空气污染最典型的事件是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5天夺走4000多条人命。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8000多人死亡。
思考: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雾霾有什么启发?
1.原因: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启发: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个牧场,牧民有两种做法:
1.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
2.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
假如你是牧民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观看视频,如何理解“五大发展理念”?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理解“五大发展理念”?
合作探究
课堂笔记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合作探究
课堂笔记
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定目标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p83)
基本国策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p84)
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p84)
合作探究
课堂笔记
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绿色发展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
严格执法,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积极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普及科学知识。
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
增强环保意识,掌握科学知识,自觉保护野生动物。
自觉与野生动物违法行为作斗争,积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知识。
国家
个人
合作探究
第二目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1.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思考: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人类: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塞罕坝建坝之前
现在的塞罕坝
②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过去的余村
现在的余村
1.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第一次富起来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鼓了“钱袋子”;
伤了“居住环境”
第二次富起来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
既获得了经济效益
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
余村封山护林,重新制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合作探究
探究分享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
村民王婶的话是正确的。造纸厂厂长和小清父亲的话是错误的。
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
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合作探究
探究分享
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习近平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观看视频,还要怎样做?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④严守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⑤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处理好发展与保护
绿色富国富民
绿色生产生活
守住底线红线
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85)
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p85)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p86)
严守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p87)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p87)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3.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浙江余村: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4.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
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新知导入
知识整合:
“建设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理念、发展道路、方略、战略、社会形态?
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理念。
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
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为什么
怎么做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①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国家角度)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个人角度)
积极宣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落实环保行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不乱丢垃圾废物等,做到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1. “新型冠状病毒”、“疯牛病”、“禽流感”、“人﹣猪链球菌”感染……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
A. 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尽力改变自然界的自然规律
B. 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
C. 人类要尽可能做到不开发自然资源
D. 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对环境的破坏必然越大
B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2.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居家防疫、自我保护已成为很多民众的思想自觉和一致行动。在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的阶段性成果里,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有必要强调的是,做好垃圾分类和居家防疫一样,也是疫情防控链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
A. 将彻底解决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的严峻问题
B. 表明垃圾分类已成为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
C. 可形成科学消费观,根源上消灭当前疫情
D. 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第一次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起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生态环保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需要( )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④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