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2.1世界的物质性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2.1世界的物质性 学案

资源简介

1.1追求智慧的哲学 学案
学习目标
1.从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三个方面理解世的物质性,学会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2.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3.牢目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进一步坚定唯物主义信念。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定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立场。
科学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公共参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辩证难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指导实践活动。
基础梳理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
2.物质的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3)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的产生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的产生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2.意识的物质器官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人脑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
3.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四、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2.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易错提示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答案】×
【解析】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的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 )
【答案】×
【解析】人的意识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事物,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
3.意识是大脑所特有的机能,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
【答案】×
【解析】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大脑不等于人脑。
4.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才根据图纸制造,说明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
【答案】×
【解析】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才根据图纸制造,说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5.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
【答案】×
【解析】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6.意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
【答案】×
【解析】意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7.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
【答案】×
【解析】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客观的。故原观点×。
8.艺术创作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去改造创作对象的观念性活动。( )
【答案】×
【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艺术创作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不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去改造创作对象的观念性活动。
9.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可能有共同的属性。( )
【答案】×
【解析】尽管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着共同的本质,有共同的属性,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0.物质就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
【答案】×
【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深化探究
1.五行学说是中国自古以来道学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源于古代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
古代哲学家为什么把金、木、水、火、土等看作世界的本原?这里所说的物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有何关系?
2.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由猿进化到人,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人脑,人脑比动物脑更大,构造更加复杂,大脑皮层更厚,皱折更多更深,皮层中的区域定位也更加精细,出现了动物所没有的“语言中枢”,和“前额叶”等等,人脑的出现是自然物质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从此出现了人所具有的高级反映形式——人类意识。鹦鹉的“口技”在鸟类中的确是十分超群的,这是一种条件反射、机械模仿而已。由于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皮层,因而它们没有思想和意识,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义。
辽宁省有一个1974年出生的女孩叫王显凤,出生后其母患大脑炎后遗症,无力照顾她,在不满周岁时就与母猪相依为命。饿了,她本能地吃猪奶,吃猪食;困了,与母猪一起睡。夏天,她与母猪一起“打泥”,冬天,她挤在猪群中取暖。9岁时,她听不懂、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像猪一样爬行走路,完全养成了猪的生活习性,被称为“猪孩”,是一个智力低下,心理严重畸形的纯生物人。
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吗
3.中国有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是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圣经》以神创造天地为开篇,摩西第一卷也就被命名为“创世记”。以色列唯一的真神耶和华,改变天地原始的混乱,创造了天与地。古代埃及创世神话有三个版本:赫里奥波里斯神学、赫尔摩坡里斯神学和孟菲斯神学。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统治世间万物至高无上的天神,最伟大的神。现在有关地球的起源渐渐形成了两种学派:一个是系内成因说,即地球和别的行星在太阳系内部形成的,其中包括:星云说、灾变说、太阳抛出说,也叫传统地球起源说。另一个是系外成因说,即地球和其他行星是在太阳系外形成的,然后被太阳捕获的,也叫现代地球起源说。
析材料观点是否正确。
随堂训练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下列能够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有( )
①地理环境
②自然界是物质的
③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④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思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花朵,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思想的能力。从哲学上看( )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扩展、加深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
A.物质的具体形态 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特质 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4.“干饭人”、“爷 回”、“不讲武德”,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决定物质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磁场和紫外线,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有( )
①具有客观实在性
②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③同为世界的本原
④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本质角度看的是( )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思是对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7.就其根源讲,意识是( )
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 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
C.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 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
8.我们说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因为( )
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④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
A.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参考答案
深化探究
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虽然在实质上是正确的,在历史上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科技发达程度低,以及人类认知能力和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尚处在初级阶段,把宇宙万物和世界本质归结为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事情简单化了。
(2)①区别:哲学上的物质概括和抽象了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征—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抽象的,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具体的物质形态除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属性。是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的。②联系:二者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大与小的关系。物质≠所有具体物质形态之和。
2.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客观存在是意识的源泉。
3.地球并非神创的,它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神话把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不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现在有关地球起源的研究,虽然结论不同,但是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随堂训练
1.答案:B
解析: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③正确;②④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最后一句话很重要,“只有人类具有思想的能力”,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即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CD都没有反映材料的主旨。答案是A。
3.答案:B
解析:客观实在性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种共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特性,B正确,A错误;客观实在性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无关,C与题意不符,排除;D说法错误,不选。
4.答案:B
解析:A错误,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材料表明的是唯物主义;B正确,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说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C错误,正确的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物质的歪曲反映;D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意识与人脑的关系。故选:B。
5.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根据题意,山川湖海,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磁场、紫外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有具有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③表述错误,山川湖海、磁场、紫外线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不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因而不是世界的本原;④表述错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故选:A。
6.答案:D
解析:A.不合题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这不是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故排除;B.不合题意,“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从生理基础角度看的,不是从本质角度看的,故排除;C.不合题意,“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起源角度看的,不是从本质角度看的,故排除; D.符合题意,从本质角度看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故入选。故选:D。
7.答案:B
解析:从根源上讲,意识是客观物质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意识来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8.答案:D
解析:①②:我们说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①②符合题意。③: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但不是有了人脑不一定能产生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③错误。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错误。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