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乐园1.“雨点密集地喧嚷着。”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排比 C.设问 D.拟人2.下面选项中形容声音大的词语是( )A.人声鼎沸 B.鸦雀无声 C.议论纷纷 D.窃窃私语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躲避(bì) 震撼(gǎn) 喧嚷(xuān)B.斑斓(lán) 藏身(cáng) 湿漉漉(lù)C.家雀(què) 炊烟(chuī) 屋檐(yán)4.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次次猜想,又一次次否定,体现了“我”急切地心情。B.第五自然段中,女孩儿连续说了三个“一定”,体现了女孩对蝴蝶的美好祝愿。C.两处“我真为蝴蝶着急了”,用反复的方法写出了我对蝴蝶的关心。D.“我”不停探索蝴蝶的家在哪里,体现了我求知若渴的品质。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是谁为我们的生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是先进的科学技术。B.是谁将雪花撒下?又是谁将冰雪融化?C.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D.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6.根据所学课文《蝴蝶的家》,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下雨时,“我”一次次猜想蝴蝶的家在哪里,又一次次否定,体现了“我”急切的心情。( )(2)课文第5段中,女孩连续说了三个“一定”,体现了她对蝴蝶的美好祝愿。( )(3)课文两处“我真为蝴蝶着急了”,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蝴蝶的关心。( )(4)“我”不停探索蝴蝶的家在哪里,体现了“我”求知若渴的品质。( )7.根据课文《蝴蝶的家》内容回答问题。(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极力描写狂风暴雨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为什么要写两个小朋友的话?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8.按要求写子。(1)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用加点词造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改为陈述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改为“把”字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乐园(一)课内阅读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定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回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们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树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那它们会不会是藏在树叶下面?这倒有些说得过去,但我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而且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我真为蝴蝶着急了。9.读了上面的语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0.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都猜想了哪些地方?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上“√”,错误的打“×”。屋宇里( ) 麦田里( ) 树林里( ) 蜂巢中( ) 园里的花朵下( ) 老树干的底面( ) 桥下面( ) 石头上( ) 树叶下面( )11.这个语段主要描写了( )A.天气的恶劣。B.蝴蝶的弱小。C.“我”对蝴蝶的家一遍遍设问、猜想、找寻、否定,表现了“我”对蝴蝶命运的担忧和关爱。12.作者猜想了那么多地方,又说在那些地方都没有见到蝴蝶,这说明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二)课外阅读心系蝴蝶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1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概括了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也是“我”担心它们的原因。14.文段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5.文段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对蝴蝶的_______之情。16.读句子,完成练习。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这两句话运用了先提出问题,再自我否定的方法,写出了作者思考的过程,表达出了_____。17.作者还会想到哪些情况?请你根据提示,仿照上面的写法写一写。_____ __呢?___ ____呀!参考答案1.D2.A3.B4.D5.B6.√ √ √ ×7. 作者越是描写风雨之猛,越是能反衬出蝴蝶的柔弱,从而作者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生发出对蝴蝶的关爱,对蝴蝶的家在哪里的探索。 用两个小朋友的话写出了在孩子们眼中蝴蝶的家是一个诗意、美好的存在,也是美好愿望的寄托。引用他们的话也表明作者希望所有的精灵都有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归属,表达了作者对万物众生的博爱。8. 夏天的夜晚,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美丽。 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不能容它们藏身。 风经常把树叶吹得翻转不定。9.作者每一次猜想、每一次探寻后的心情怎样? 10. √ √ √ × √ √ √ × √ 11.C 12.说明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和对生命爱怜的人。13. 排比 拟人 反问 轻盈 斑斓 柔弱 14.首尾呼应 15. 着急 关爱 16.对蝴蝶的关爱之情 17. 它们的家会不会在大石头的侧面 这也不太可能,那里从来没看到过蝴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