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2社会历史的发展 学案一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生产力与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确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1教育网科学精神: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必备知识: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4.社会主义改革关键能力:1.结合历史和现实,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1cnjy.com2.结合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重大成就,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难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三思维导图( http: / / www.21cnjy.com )四课前预习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______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______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1·cn·jy·com(2)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①生产力a.含义: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______。b.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②生产关系a.含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b.包括:______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______是生产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www.21-cn-jy.com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______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______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______的总和。②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______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③二者的辩证关系: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筑适合______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c.当上层建筑为______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______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______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______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5)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1·c·n·j·y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③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______的矛盾;______的矛盾。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21·世纪*教育网4.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ww-2-1-cnjy-com(2)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 )加以解决。5.物质( )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存在和发展的(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 ),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1*cnjy*com五自我检测1.党中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由此看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因为( )【出处:21教育名师】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C.先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先进的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发展2.2020年以来,我国先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修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出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不断健全,确保“爱国者治港”的选举制度日臻完善,开启了由乱到治、由治转兴的新发展时期。这表明( )【版权所有:21教育】①正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②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过程中实现的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就会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有一种理论,企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恢复旧的生产资料的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这种理论在这两种场合中,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这是因为这种理论(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否认了先进的上层建筑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B.没有看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忽略了社会历史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这告诉我们( )21*cnjy*com①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②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③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们可以把国门开得更大一些④改革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应成为中国历史的常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仅是发展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要求,也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涉及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以及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制度等。这一修订( )【来源:21cnj*y.co*m】①体现了当代《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担当②体现了主动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③是社会实践的变化和社会公众的关切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反映④体现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法律观念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近年来,福建高院始终将涉台司法工作作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省法院重点工作和特色品牌,着力推进涉台司法改革,持续推进涉台司法审判专业化、服务精细化、交流常态化,为两岸融合发展创造条件。福建高院着力推进涉台司法改革的依据是( )A.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B.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D.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变7.为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根据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国务院决定废止原有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三部行政法规。这基于( )①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②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新时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紧紧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一主线,坚持以“三权分置”重大理论创新为指导,进--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1-c-n-j-y①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②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④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9.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哲学依据是( )①把握事物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是联系多样性的要求②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意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事物发展的唯一途径④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会促进生产力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自主、守正创新,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③立足基本国情,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四课前预习1. 非对抗性 改革2.(1) 物质生活资料 生产方式(2) 物质力量 生产资料所有制(3) 生产力 适应 不适合(4) 生产力 生产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 先进的 生产力 落后的 生产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5)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3. 反作用 推动 阻碍4.(1)阶级斗争(2)自我发展、自我完善5. 生活资料 基础 性质和面貌五自我检测1.B2.A3.D4.B5.B6.C7.D8.B9.A10.C(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