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风(一)风的形成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即有的地方气压高,有的地方气压低,空气就会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这样就形成了风。(二)风的基本要素风是有方向和大小的,用风向和风速来表示。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1)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基本方向。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8种风向。如果风是从东边吹向西边,那么这个风的风向是东风。(2)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的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风速常用风级表示。(三)各风级的名称、风速和风效风速常用风级表示。风级一般分为0~ 12级,每级风的名称、风速及在陆地上产生的风效都会有所不同。见下表:风级 风的名称 风速(米/秒) 陆地上的风效0 无风 0~ 0.2 船静,烟囱排出的烟直上1 软风 0.3~ 1.5 烟能偏向一侧显示风向,但风向标不转动2 轻风 1.6~ 3.3 脸部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3 微风 3.4~ 5.4 树叶和小树枝摇动不息,旗帜展开4 和风 5.5 ~ 7.9 地面纸片和灰尘被吹起,小树枝摇动5 清风 8.0~ 10.7 有叶的小树摇动,湖面有小波6 强风 10.8~ 13.8 大树枝摇动,电线鸣响,举伞困准7 劲风 13.9~ 17.1 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觉困难8 大风 17.2 ~ 20.7 树枝折断, 人向前行感觉阻力非常大9 烈风 20.8 ~ 24.4 烟囱被吹断,屋顶受损,瓦片吹飞10 狂风 24.5~ 28.4 树连根拔起,建筑物被毁11 暴风 28.5 ~ 32.6 陆上罕见,房屋被吹走,造成重大损失12 台风 大于32.6 陆上极少,会造成巨大的灾害注:以上是陆地上形成的风级,海上的风级最大可达17级。(四)风的测量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1)风向:测量风向的仪器是风向标,风向是指它们的尖端指向。(2)风速:气象观测中,测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五)风的符号天气图上用风向标来表示风向和风速。一般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都是近地面的风向标。风向标的矢杆表示风向。风向标上的矢羽表示风速,一个小三角旗表示20米/秒,长横线表示4米/秒,一 短横线表示2米/秒,(六)风的影响风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动物的行为也和风有关。例如:在大风暴来临前,沙漠中的骆驼会表现出惊恐、不肯行走;刮大风时,鸟类不轻易起飞。二、空气的湿度除了雾、雨水和雪等可见的水外,我们平时是看不到空气中的水汽的。其实,不论是阴雨天还是晴天,冬天还是夏天,室内还是室外,湿润的海洋上空还是干燥的沙漠地区,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一)湿度的概念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它是表示空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含有的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二)湿度的测量(1)测量仪器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是最常用的湿度计,它由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的球部有湿棉纱包着。湿度计的种类还有很多,如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计等。(2)测量方法在生活中,空气的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读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三)湿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许多天气谚语就是根据湿度来判断天气变化趋势的。例如,“蜻蜓低飞,不雨也阴”,就是由于大雨前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蜻蜒的翅膀因沾上水分而不能高飞。三、降水(一)水汽凝结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了。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发生水汽凝结。例如我们肉眼看到的云或雾就是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凝结出的细小水珠或冰晶。(二)降水的形成空气中凝结的水珠和冰晶很小,形成云后飘浮在空中,并不一定形成降水。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降水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或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三)降雨量的测定(1)计量单位:毫米。(2)含义: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3)测量器具:雨量筒(4)观测方法:气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把雨水收集起来,观测时把雨量筒内的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雨量杯内,读出的刻度即为降雨量。雪和冰雹等融化后可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四、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一)天气预报信息的来源(1)看电视、听广播、拨打气象预报电话及查看互联网。(2 )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3)通过气象观测,自己作出天气预报。(二)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天气预报主要包括阴晴、云量、降水概率、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风向与风级等内容。(1)云量与降水等级总云量占空比例 天气状况 12小时降水量(毫米) 等级8/10以上 阴 大于30 暴雨5/10~ 8/10 多云 15~30 大雨3/10 ~ 5/10 少云 5~ 15 中雨3/10以下 晴 小于5 小雨(2)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3)“偏南风3级”:表示风向为偏南风,风级为3级。(4)“气温15~ 23℃”:表示最低气温为15℃,最高气温为23℃。五、天气图(一)天气图的概念很多电视台都有天气形势分析预报。天气形势常用天气图表示。天气图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二)等压线在天气图上,把同一时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用曲线连起来,这条曲线就是等压线。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冷锋等。(三)锋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1)冷锋: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2)暖锋: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名称 冷锋 暖锋示意图表示符号移动 冷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冷空气过境时 降雨、大风、降温等 云、雨,多连续性降雨过境后 天气转睛,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下降 天气转睛,气温上升、气压下降举例 我国北方夏季暴雨、我国冬季寒潮 我国华南地区的春暖多晴,一场春雨一场暖(四)天气预报中信息的来源现在的天气预报除了地面观测站收集的信息以外,还有大量用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探测火箭、气象探测气球海洋气气象数据自动收集装置、自动遥感和遥测装置等等收集的各种气象信息。气象工作者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上千万个天气信息数据,模拟天气变化,从而准确地预报天气。例1、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例2、读锋面图,回答:(1)该锋是________锋,判断依据是向________(填方向)移动。(2)该锋面过境时常出现________等天气现象。(3)肺结核病人咯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在此锋过境时发病率很高,为什么? 。例3、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 有关;(2)甲杯的水温为____。A.25 ℃ B.40 ℃ C.55 ℃ D.65 ℃1.自西域归来的李白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而唐朝诗人王之涣却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试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A.东南风、西北风 B.西北风、东北风 C.西北风、东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2.某学校七年级一班的师生准备第二天到郊外秋游,小亮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了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后,小亮很高兴,他在预报中听到,明天吹东南风六级,能表示这种风的符号是( )A. B. C. D.3.对风的预报内容主要是风向和风力,下面对风向和风力理解正确的( )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C.风力指风的强度,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D.风力指风的强度,风级越大,表示风力越弱4.“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开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于扰5.下面所示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A.B.C.D.6.如图是12月17-19号湖州的气象要素,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气象要素 日期12月17日 12月18日 12月19日天空状况 阴有小到中雨 阴有小雨 阴有小雨气温 11℃-15℃ 7℃-11℃ 5℃-8℃风向风力 西北风4级 偏北风4级 偏北风4级(1)表中所描述的是________(填“天气”或“气候”)现象。(2)湖州这几天在________气压控制下。(3)气象观测中是用________观测风向的。7.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在如图所示中,甲为 , 乙为 。A.白昼海风 B.黑夜海风 C.白昼陆风 D.黑夜陆风8.干湿球湿度计有两支温度计组成,一支是干球温度计,测量的就是气温;另一支是湿球温度计,其玻璃泡用湿棉纱包裹。(1)其原理是: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湿度越大,蒸发越________,温度降低越________。(2)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相对湿度干球温度 干湿差1℃ 2℃ 3℃ 4℃15℃ 90% 80% 70% 61%20℃ 91% 82% 74% 66%25℃ 92% 83% 76% 68%30℃ 93% 86% 79% 73%如果当地当时气温是25℃,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当地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_。(3)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4)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气温,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________(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1.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总能看到卫星云图,从图上可以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者是阴天;下面卫星云图分析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绿色表示陆地B. 蓝色表示海洋C. 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D. 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薄,天气晴朗2.某地气象台昨晚发布天气预报:“明天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23 ℃ ,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东北风是通过风向标测得 B. 阵风6级通过风速仪测得C. 温度14-23℃是通过温度计测得 D. 明天阴说明明天是高气压控制3.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4.读“某市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日该地区的天气为________,最低气温为________℃,最高气温为________℃。(2)这次天气预报中反映的最基本的气候要素是( )A.空气质量B.风向C.气温和降水D.风力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__,表示暖锋的是________.(2)从上下位置看,冷气团一般在锋面________(以下、以上),原因是________.(3)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个暖气团的上升过程.冷锋降水一般位于________(锋前、锋后),暖锋来看,降水易发生在________(锋前.锋后).(4)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________(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5)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6.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且A处常年吹东风,则:(1)B和A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A和B相比,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地,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________,C地位于________。参考答案例1、【答案】B【解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解答】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读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山的南坡降水多为迎风坡,山的北坡降水少为背风坡,迎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而背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减少,B符合题意。例2、【答案】(1)冷;暖空气一侧(2)降雨、大风、降温(3)解:天气变化大,短期内气温突然降低。【解析】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地位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空气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 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机称为暖锋。(1)由图可知,冷气团移向暖气团;所以是冷锋;故答案为:冷;暖空气一侧;(2)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故答案为:降雨、大风、降温;(3)肺炎、支气管炎、哮喘都会受温度的影响,尤其是降温的时候;故答案为:天气变化大,短期内气温突然降低;例3、【答案】(1)温度(2)D【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解答】(1)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过程烧杯内的水的温度是不同的,结果烧杯上的玻璃片的水滴数量不同;说明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温度对水汽多少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2)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所以玻璃片上水滴最多的就是温度最高的;故甲烧杯中水的温度为65℃;故答案为:D;故答案为:(1)温度;(2)D。1.【答案】C【解析】1、中国的气候区主要分为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盛行陆地吹向海洋的偏北风;2、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影响范围广,由西北北吹来一直到东南部都受影响。夏季风由海洋吹向西北,受高山阻挡西北部不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解答】由题意可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是指冬季的西北风,吹过玉门关到东南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夏季的东南风不能吹到西北部,C选项正确。A、B、D错误。2.【答案】A【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示风的符号的认知;【解答】A、表示东南风六级;故A正确;B、表示西北风六级;C、表示东南风八级到十二级;D、表示西北风八级到十二级;故答案为:A。3.【答案】B【解析】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风力最大风级是13 级。风的级数越大,风力越强,B符合题意。4.【答案】B【解析】可以根据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然后结合大气压的大小受天气的变化影响的关系这些所学过的知识来判断解题,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根据A管的液面上升下降情况,看出天气气压的变化,而不是A管子越粗来看出天气气压的变化的,因为它是玻璃管,所以很难把管子涨大变粗的,A不符合题意。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平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符合题意。C、A管液面上升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显示外界大气压减小,C不符合题意。D、B球容积较大,红墨水越多,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从而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D不符合题意。5.【答案】A 【解析】冷锋系统是冷气团移向暖气团,且暖气团会上升;故只有A符合6.【答案】(1)天气(2)低(3)风向标【解析】(1)气象要素是指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的各项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以及各种天气现象。(2)低气压是指的近地面的气压,一般夏天形成在陆地上。著名的低气压中心就是亚洲低压中心(印度低压)和亚速尔低压中心。低气压的气流是向上上升。而气流越上升气温越下降,所以形成降雨。所以低气压一般给经过的地区带来大风和降雨。可以缓解旱情。【解答】(1)表中信息所描述的是湖州的天气现象;(2)低气压一般给经过的地区带来大风和降雨,由表中所示的天气推断湖州这几天在低气压控制下;(3)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观测风向的。7.【答案】 D;A【解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解答】甲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的,说明陆地气压高于海洋,由于水的比热大于砂石,所以夜晚时,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温度,气体向上膨胀,导致海洋表面气压减小,故甲是黑夜陆风;乙是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白天陆地升温快于海洋,气体膨胀,即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所以乙是白昼海风; 故答案为:D;A。8.【答案】(1)慢;小 (2)76%(3)相同气温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或相同的干湿差,气温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4)越不舒适【解析】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即湿度较大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空气湿度是指空气的潮湿程度,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的程度。研究表明,最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湿度范围为45%至60%。如果空气中的湿度低于45%,会造成室内干燥,导致皮肤、咽喉、呼吸道干燥,容易引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当空气湿度高于60%时,人体会感觉闷热难耐,而当空气湿度高于80%时,则属于湿度过高,会使人体散热困难,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头晕恶心等症状。(1)干湿球温度计是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汽含量的装置,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相同的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湿度越大,水蒸发量越少,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的差越少。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即湿度较大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2)对应图表格当时气温25 ℃, 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 ,那么说明干湿差为3℃ ,所以图表格中对应的相对湿度为76%。(3)由图表格中可以发现相同气温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4)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是:夏季19℃-24℃,冬季12℃-22℃。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就要借汗液的蒸发来排出热量。此时,空气湿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汗液蒸发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很不舒服。如果高温伴着高湿(例如夏季雷雨来临前),还容易发生中暑现象。只有当空气湿度较低时,汗液蒸发速度才会较快,即使天热一点,人也感到一种爽快。因此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越不舒服。1.【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遥感图象的判读的相关知识。【解答】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答案】 D【解析】(1)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雨、闪、雪等。(2)高气压指比周围的气压高的地点,其中气压最高的地点,叫作“高气压中心”。北半球的高气压中心附近,风是以右旋的涡旋而向外吹去,所以该部分的空气较为稀薄。为补充它,空气自上空降落,形成下降气流,所以通常都是好天气。低气压,某地区气压的高低是与周围比较而说的,其中气压最低的地方,叫作“低气压中心”。四周压力较高地方的空气都会流到中心来,这正好像四周高山上的水都汇集到盆地中心去一样。北半球的低气压中心附近,风是向中心吹进,为左旋的旋涡,且吹进来的空气即向上升,而形成上升的气流,通常是天气不好。【解答】明天阴说明明天是低气压控制,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往往是阴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答案】 C【解析】陆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近地面陆地气压较高,海洋气压较低,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解答】由图可知,甲图近地面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是陆风,而陆地近地面呈下沉气流,因此甲图是夜晚形成的陆风;那么乙图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是海风,而陆地近地面呈上升气流,因此乙图为白天形成的海风,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答案】(1)小雨;19;28 (2)C【解析】通过图片中的天气信息对照解题即可。(1)此日该地区的天气为小雨,最低气温为19℃,最高气温为28℃。(2)这次天气预报中反映中没有空气质量,风向,风力等信息,反应的最基本的气候要素是气温和降水。5.【答案】(1)B;A (2)以下;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3)锋后;锋前 (4)B (5)产生云、雨等天气,多产生连续性降水.【解析】由锋的结构可知,AB图中的b气团是冷气团,a是暖气团.A图冷气团在后退,判断为暖锋;B图冷气团主动进攻,故判断为冷锋。读图分析可知;(1)A图冷气团在后退,判断为暖锋;B图冷气团主动进攻,故判断为冷锋。(2)冷气团由于气温低,密度大,故分布于锋面之下.暖气团密度小,故分布于锋面之上.从图中可以看出锋面的位置是倾斜的,一般都倾向冷气团一侧。(3)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个暖气团的上升过程;冷锋是冷气团在后,暖气团在前,故冷锋的降水位于锋后;暖锋是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故暖锋的降水位于锋前。(4)寒潮指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大风的天气过程。故寒潮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形成的灾害性天气。(4)A图为暖锋,暖锋过境时,因受冷暖气团交汇控制,天气变化剧烈,常伴随云雨天气;暖锋过境后,因为暖气团代替了原来的冷气团位置,故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6.【答案】 (1)2000米;A(2)B;迎风坡;背风坡【解析】(1)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 A地海拔200米,B地海拔2200米,因此B和A的相对高度为2200-200=2000米。其中A地海拔较低,因此气温较高。(2)读图分析可知, B和C地相比,B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C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故答案为:(1)2000米;A;(2)B;迎风坡;背风坡。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八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十五)风和降水、天气预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