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学会整理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 学会整理资料

资源简介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1.2.2 学会整理资料
教案序号
4
授课时间
2013年9月12日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要 求

1、通过交流、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整理资料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整理加工、分析比较、归纳推断、小组合作,对整理资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整理资料的能力。
3、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整理资料的欲望。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对资料进行整理。
教学难点:了解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具
准备
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图片、文本等)。
板 书 设 计
1.2.2 学会整理资料
温馨提示:
①分类标准必须符合科学原理。
②分类标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③分类后的各种类别必须不能互相排斥。
④分类后的各种类别必须完整。
教 学 反 思
不少同学到了这一阶段都感到有困难,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我们这门课程只是把“整理资料”看做对学生能力训练的重要阶段和重要活动。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尽量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能有效地自由地去想象,给他们更广阔的空间去思考。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 实践与体验(10分钟)
学习指导:快到中秋节了,我要收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整理。
课件出示中秋月圆图片及诗句,配有音乐。
2.对资料进行整理、添画,并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3.师用相机收集信息,把学生的创作过程记录下来,进行展示。
(二)点拨:整理资料步骤(10分钟)
(1)审查: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可靠性审查,对不真实或不合格的调查资料,一般都应该进行补充调查,使之成为真实的、合格的调查资料;在无法进行补充调查时,就应该坚决剔除,弃之不用,以免影响整个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2)分类:文字资料的分类,就是根据文字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来,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为一类的过程。 具体方法有:保存、剪贴、打印、复印、卡片……
温馨提示:
①分类标准必须符合科学原理。
②分类标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③分类后的各种类别必须互相排斥,每一条资料只能归于某一类,而不能既属于这一类别,又属于那一类别。
④分类后的各种类别必须完整,每一条资料都应该有所归属,而不应该有任何遗漏。
问题:
1.你是怎样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的?
2.对资料进行分类要注意什么?( 一要完整和系统;二要简明和集中。)
3.对资料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
(三)总结交流,评价作品(10分钟)
1、汇报成果: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和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
2、学生答辩: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创作情况,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对资料的审查、资料的分类、资料的运用以及创作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个小组内团结合作的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问题:
1.在收集和整理资料时,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2.你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5分钟)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畅所欲言。
师: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只要细心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五)拓展与创新(4分钟)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节课我们共同出谋划策,不知不觉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大家真了不起。
我们这节综合实践课,决不能把目标只定位在会收集整理中秋节的资料上,而应该是通过收集中秋节的有关资料,了解认识整理资料的意义,掌握整理资料的方法,探究更有效适合自己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更广的创作舞台。
布置作业:(1分钟)
搜集春节的资料并整理,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相信同学们会搜集到更多、更有价值的有关春节的资料,同时会整理得井井有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