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教学设计课题 6.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对象 高二级学生使用日期 设计人 节次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2.2 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人生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途径。 2.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理解劳动的意义;理解人生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根本途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因素。 3.学生怎么学 (1)结合教材P79-81,设计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探究张桂梅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明确怎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同时,设计了1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 (2)结合材料和教材P81-82,设计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分析张桂梅能实现她的人生价值需要哪些客观条件。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 (3)结合视频、文字材料和教材P82-84,学生从材料中分析和理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教材 分析 本框包括三目,第一目是“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阐述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奉献的人生是幸福的;第二目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阐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目“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阐明了创造和实现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作用,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这三目的逻辑关系是:劳动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根本途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客观条件;砥砺自我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主观条件。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第六课前两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价值与价值观及价值判断与选择的相关知识,为第三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已有生活经验:学生从生活中对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有了直观感受。 已有策略经验: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反思的学习方式较为熟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强。 学习困难障碍: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区别; 突破措施:在议学情境中设计议学任务,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多让学生思辨,并联系实际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叙写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P79-81,设计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探究张桂梅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明确怎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2.结合材料和教材P81-82,设计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分析张桂梅能实现她的人生价值需要哪些客观条件。 3.结合视频、文字材料和教材P82-84,学生从材料中分析和理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评估任务 1.结合教材P79-81,设计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探究张桂梅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明确怎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多数学生能够做对1道针对性训练题。(对应目标1) 2.结合材料和教材P81-82,设计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分析张桂梅能实现她的人生价值需要哪些客观条件。多数学生能够做对2道针对性训练题。(对应目标2) 3.结合视频、文字材料和教材P82-84,学生从材料中分析和理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多数学生能够做对2道针对性训练题。(对应目标3)活动设计 1.活动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2.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分享各个议学任务。 2.活动三:限时完成针对性训练题。 3活动四: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新课预习检查 学生:提前预习教材P79-84,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资料,并在课堂上反馈。 全体学生都能完成。展示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学生目标。 1.结合教材P79-81,设计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探究张桂梅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明确怎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2.结合材料和教材P81-82,设计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分析张桂梅能实现她的人生价值需要哪些客观条件。 3.结合视频、文字材料和教材P82-84,学生从材料中分析和理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 全体学生明确学生内容和学习任务。讲授新课 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2.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议学情境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这是怒放的生命,这是无言的奉献。扎根贫困山区40多年,张桂梅以弱小的身躯,托起了大山女孩们的希望和梦想。为筹款办学,她曾连续几个假期去云南昆明的街头募捐;华坪女高创办10多年来,她每天5点多第一个来到教学楼,直到深夜学生都已入睡才回到宿舍;长年累月的过度操劳,使她患上了骨瘤、血管瘤、肺气肿等20多种疾病,但她并没有退却……日复一日,她用平凡的坚守书写不凡,截止2022年,已经有2000多个大山里的贫穷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 1.结合材料和教材P79-81并思考:从张桂梅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呢? 2.一个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会幸福吗 怎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呢? 议学提示: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小结 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2)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的贡献越大,自身价值就越大。 (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针对性限时训练 从“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到“全国道德模范”,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美奋斗者”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美逆行者”……以他们为代表的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用自己的平凡书写着不凡的人生,用无怨无悔的倾情奉献,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流。这启示我们( ) ①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价值选择 ②真正的幸福必须舍弃“小我”,成全“大我”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以奉献精神财富为主要形式 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结合教材P79-81,设计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探究张桂梅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明确怎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多数学生能够做对1道针对性训练题。讲授新课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议学情境 如今的华坪女高,已经成为一所设施齐全、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学校,这一切在张桂梅看来离不开党和政府做坚强后盾。一次家访中,学生的母亲拉着她的手,哭着说:“女子高中不收钱,让娃娃有书读,你是恩人,我们都感谢你。”她却说:“不要谢我,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女子高中是各级党委政府出资修建的,你的梦,是党和政府、是社会帮你圆的。” 议学任务: 结合材料和教材P81-82并思考:如果没有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张桂梅能实现她的人生价值吗?这说明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需要什么条件呢? 议学小结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针对性限时训练 (2022年海南卷)20世纪80年代引进短道速滑项目以来,几代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金夺银,展示了中国体育健儿的风貌品格,彰显了人们在所热爱的事业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追求。这启示我们 ①要在不懈奋斗和奉献中创造精彩人生 ②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③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尽管天气燥热难耐,核酸检测点维护秩序的志愿者队伍一直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好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努力增长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努力奉献,将成就自我作为奋斗的出发点 ③践行志愿者精神,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④拥有幸福人生,需积极投入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结合材料和教材P81-82,设计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分析张桂梅能实现她的人生价值需要哪些客观条件。多数学生能够做对2道针对性训练题。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议学情境 观看视频 视频文字摘录 1.我几乎付出的是生命。学生苦读、教师苦教、政府苦供。 2.我是女高人,我要上清华揽月、进北大摘星,上一本或双一流大学。读书很重要!女孩读书上大学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3.我这辈子的价值就是学生为社会做贡献的时间,我就觉得值了。 4.实际上我举的这盏灯,是我们信仰的这盏灯,我们没有忘记初心和使命。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结合视频、文字材料和教材P82-84并思考: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呢? 议学小结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针对性限时训练 从警10余年,有9年都在与癌症抗争;可以病退,但却始终坚守在基层。付美琴,一名基层女狱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中最后10余年的坚守与奉献,生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说明( )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为社会创造价值 ②坚定理想和信念,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成功的人生要砥砺自我,提高个人素质 ④付出的努力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结合视频、文字材料和教材P82-84,学生从材料中分析和理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多数学生能够做对1道针对性训练题。课堂小结 1.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2.学习对应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反思,对没有达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跟进。 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与反思作业布置 必做: (1)反思课堂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限时完成练习册配套练习题; (3)熟记原理内容 2.选做:《五三高考》 3.预习:单元综合探究教材内容、练习册预习内容 笔记留痕、错题的归因分析板书设计复盘反思基于目标的复盘式评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