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为主体 复习案-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公有制为主体 复习案-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公有制为主体》复习案
主备: 辅备: 审核:
【内容出处】 部编教材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二框的第一目
【课标要求】 (一)内容要求: 1、了解公有制制经济、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2、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二)学科素养: 1、通过国企改革和集体经济改革的作用认同公有制主体的优越性, 2、对国企改革和集体经济改革的新举措作理性分析。
【高考导航】 1、2022山东:2.国资作用(与宏观调控结合) 2、2021山东:4.国资股权作用(与社会保障、地方债务结合) 3、2022年辽宁:4.国企重组的作用(优化布局、调整结构) 4、2022:湖南3.集体经济作用(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股份合作社) 5、2022湖北:3.农村产业发展的措施、作用(与分配、生产要素结合) 6、2021年辽宁:4.土地流传的作用(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 启示:围绕搞好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新举措分析其作用考;与经济其他知识相融合考。要求我们不仅掌握各种新举措,更要理解新举措的意义;注重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横向知识网络。
【备考策略】 1.关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各地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探索和国企改革40年发展路径等背景材料, 理解搞好国有企业及国资使用的新举措及其意义。 2.关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 正确认识“三权分置”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义。
【学习课时】 3课时
【学法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一、自主学习
【自学情景】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
2022年的“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三家央企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分列第一、第二、第三名,国有企业占比超60%,中央与地方国企均有增加,万亿级6家企业中,5家为央企,国企主要分布在重要军工、航空航天、煤气、电力电网、电信、煤炭、铁路运输、装备制造、大钢铁、大石化、汽车集团、重要电子企业和国家实验室等。
500强中国有企业在资产、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上仍占突出地位,但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可以用“56789”来概括,即税收贡献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达到90%。
请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分析说明材料蕴含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
【建构知识体系】
1、公有制为主体
2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学习检测】辨识与辨别
1.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标准。(  )
2. 要发展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分类推进公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坚持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  )
6. 要毫不动摇巩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知识拓展】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是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四、是要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也由此提高效率。(市场经济)
五、是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着力从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实现转变,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国资监管)
六、是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
七、是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其他角度)
八、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知识拓展2: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的必要性
《政治与法治):党的角度: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当然也是全面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②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国企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
③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也是科学执政的内在要求。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才能推动国有经济发展,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济与社会》:所有制角度:
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
知识拓展3: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①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方式,优化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现代企业制度)
②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增强国有资本活力、控制力、竞争力,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资本、国有经济、公有制)
③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市场经济)
知识拓展4:三权分置、农业合作社
三权分置:(1)所有权:集体所有(2)承包权:农户(3)经营权:土地经营权人(流转)
意义: ①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利于推动了家庭分散经营向农业规模化经营转变,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资源、农业)
②有利于农业科技的运用与推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科技)
③通过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民经营性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集体经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①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有利于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②生产的专业化有利于带动科技与农业有机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
③有利于生产与销售的精准对接,克服生产的盲目性,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资源的精准优化配置,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④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
一、课堂学习
综合探究:
综合探究一:理解与运用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根本上看,必须保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权。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宏观上看,新发展格局下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加大对资源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粮食供应储备等领域投入,特别是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环节,引领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 具体来看的话,国有资本运营的效率、保值增值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有效提高投资、运营公司效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在新时代我们如何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什么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综合探究二:分析与综合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
材料 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 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 新成立的董事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 中国联通向7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性; 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形成新优势的。
综合探究三:探究与构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某地依托辖区内农业资源优势,坚持抓集体经济、抓产业、抓富民、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助力群众增收;探索“社区党支部十合作社十农户”的集体经济模式,利用扶贫资金建成一条日产15吨的小米加工生产线,形成了谷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当地依靠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当地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
二、课堂检测:真题感悟
1、2022年辽宁:4.钢铁企业A(央企)和B(地方国企)重组,地方国资委将所持B企业51%股权无偿划转给A企业。两家企业在铁矿资源储备和采选技术方面都有优势,重组后可推进钢铁板块和铁矿石板块整合运作,粗钢产能将跃居世界第三。该重组有利于:
①提高国有资本在钢铁行业中占比,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②实现A、B公司股权多元化,激发国有企业市场活力
③增加铁矿石供给,维护钢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④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钢铁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山东:2.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解化期,企业迫切需要资本支持,但因投资风险高,融资困难。某省探索出以“国有资本战略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服务创新企业发展的新路,通过产业政策和国有资本投资,解决了科技企业初创期社会资本不愿投、不敢投的问题,在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育种育苗”,由此培育出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该省做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国有资本:
①投资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②服务创新企业发展弥补了市场追求短期利益的缺陷
③通过撬动社会资本推动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④通过战略投资推动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1山东: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国家可以依法运用各类国有资产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2021 年1月以来,多地上市公司国有股权(2%- 10%不等)被无偿划转至当地省属财政厅或其指定机构持有,在充实当地社保基金或化解地方债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举措发挥作用的途径传导正确的是:
①凭借优质股票获得收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提高社保基金的保障能力
②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减少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③改变股票所有权属性→提升资本运营效率→增强地方政府微债能力
④依托国有资本良好信用→拓宽政府融资渠道→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2:湖南3.某村建立股份合作社,绿化荒山、修建池塘……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和会务、影像项目,村民通过提供食宿、销售特色手工产品获利丰厚。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收益重点用于环境改造、运营支出和村民福利。发展这种集体经济可以:
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②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③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④建立村集体和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湖北:3.为推动产业振兴,某市通过激励政策吸引院士走进农村,在院士指导下,该市改进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打造3400余亩马铃薯产业基地,实现亩产由原来的l吨多增加到3.5吨,产值突破1000万元,走出了一条技术依赖型乡村产业振兴道路。这表明:
①院士下村是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②人才使用机制创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③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走技术依赖型道路 ④生产要素的优化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1年辽宁:4某村实行“党支部+土地流转”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村民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如今,“土地租金+工资收入+村集体分红”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该村:
①实行多元要素参与分配,增加村民收入
②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承包权主体转移
③推动衣村工业化,实现向非农经济转移
④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延伸探究:(反思与评价)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根本上看,必须保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权。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宏观上看,新发展格局下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加大对资源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粮食供应储备等领域投入,特别是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环节,引领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 具体来看的话,国有资本运营的效率、保值增值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有效提高投资、运营公司效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变式: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在新时代我们为什么必须保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权《政治与法治)?为什么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可结合高质量发展)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某地依托辖区内农业资源优势,坚持抓集体经济、抓产业、抓富民、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助力群众增收;探索“社区党支部十合作社十农户”的集体经济模式,利用扶贫资金建成一条日产15吨的小米加工生产线,形成了谷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当地依靠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变式: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措施(A),对助力乡村振兴(B)的意义。
复习案答案
一、自主学习
(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4)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二、综合探究:
综合探究一:理解与运用
做强做优做大举措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全面推进依法治企;
②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③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配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④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服务国家战略是国有企业的使命………..
其它角度⑤企业经营成功因素…………(取舍)
做强做优做大原因
①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有利于巩固公有
综合探究二:分析与综合
①通过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企业空中力;资本融合发展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国企、与非公关系)
②通过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现代企业制度)
③通过分配激励机制改革,(股权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分配)
④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自主创新)
综合探究三:探究与构建
①该地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助力群众增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②该地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社区党支部十合作社十农户”的集体经济模式,坚持抓集体经济、抓产业、抓富民、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其它:还可从产业的角度建构。
三、课堂检测:真题感悟
1、D 2、D 3、B 4、B 5、D 6、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