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之解三角形微专题——图形问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之解三角形微专题——图形问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届解三角形微专题——图形问题
一、基础知识
1、正弦定理:,其中为外接圆的半径
正弦定理的主要作用是方程和分式中的边角互化。其原则为关于边,或是角的正弦值是否具备齐次的特征。如果齐次则可直接进行边化角或是角化边,否则不可行
例如:(1)
(2)(恒等式)
(3)
2、余弦定理:
变式: 此公式在已知的情况下,配合均值不等式可得到和的最值
3、三角形面积公式:
(1) (为三角形的底,为对应的高)
(2)
(3)(其中为外接圆半径)
4、三角形内角和:,从而可得到:
(1)正余弦关系式:
(2)在已知一角的情况下,可用另一个角表示第三个角,达到消元的目的
5、三角形的中线定理与角平分线定理
(1)三角形中线定理:如图,设为的一条中线,则 (知三求一)
证明:在中


为中点
①②可得:
(2)角平分线定理:如图,设为中的角平分线,则
证明:过作∥交于
为的角平分线
为等腰三角形
而由可得:
二、基本规律
1.可以利用向量法:
2.利用公共边或公共角,结合余弦定理解题.
3.中线可借助补角.
4.中线可延长,补成对称图形.
三、典例分析
例1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答.
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______.
(1)求角A的大小;
(2)若D为AC边上一点,,,,求的面积.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自主练习
1.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
(1)求;
(2)点D在边AB上,,,求a.
例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为a,b,c,且.
(1)求角A的大小;
(2)若,△ABC的面积为2,D为边BC的中点,求AD的长度.
自主练习
1.在中,,且边上的中线长为,
(1)求角的大小;
(2)求的面积.
例3. 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1)求角A的大小;
(2)若,AD=2,且AD平分∠BAC,求△ABC的面积.
注: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在△PQR中,点M在边QR上,且PM为∠QPR的内角平分线,有.
自主练习
1.在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角 成等差数列,角的角平分线交于点,且,,则的值为( )
A.3 B. C. D.
四、综合练习
1.在中,,,为边上一点,且满足,此时,则边长等于( )
A. B. C.4 D.
2.已知中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角B为钝角,且.
(1)求角B的大小;
(2)若点D在AC边上,满足,且,,求BC边的长.
3.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角的平分线与交于点,且,求的值.
4.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
(1)求角;
(2)若外接圆的半径为,且边上的中线长为,求的面积
5.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若为上一点,且满足____________,求的面积.
请从①;②为的中线,且;③为的角平分线,且.这三个条件中任意选一个补充到横线处并作答.(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2023届解三角形微专题——图形问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
1、正弦定理:,其中为外接圆的半径
正弦定理的主要作用是方程和分式中的边角互化。其原则为关于边,或是角的正弦值是否具备齐次的特征。如果齐次则可直接进行边化角或是角化边,否则不可行
例如:(1)
(2)(恒等式)
(3)
2、余弦定理:
变式: 此公式在已知的情况下,配合均值不等式可得到和的最值
3、三角形面积公式:
(1) (为三角形的底,为对应的高)
(2)
(3)(其中为外接圆半径)
4、三角形内角和:,从而可得到:
(1)正余弦关系式:
(2)在已知一角的情况下,可用另一个角表示第三个角,达到消元的目的
5、三角形的中线定理与角平分线定理
(1)三角形中线定理:如图,设为的一条中线,则 (知三求一)
证明:在中


为中点
①②可得:
(2)角平分线定理:如图,设为中的角平分线,则
证明:过作∥交于
为的角平分线
为等腰三角形
而由可得:
二、基本规律
1.可以利用向量法:
2.利用公共边或公共角,结合余弦定理解题.
3.中线可借助补角.
4.中线可延长,补成对称图形.
三、典例分析
例1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答.
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______.
(1)求角A的大小;
(2)若D为AC边上一点,,,,求的面积.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详解】
方案一:选条件①.
,,
即,
所以,故或,
得或(舍去).又,所以.
方案二:选条件②,,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因为所以,
即.因为,所以,即.
因为,所以.
方案三:选条件③.
因为,由正弦定理得,得,所以,因为,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
【小问2详解】
,,,
在中,,,
由余弦定理,得.
在中,,,

的面积.
自主练习
1.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
(1)求;
(2)点D在边AB上,,,求a.
【答案】(1) (2)
【小问1详解】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已知可得,即.
由余弦定理可得:,又,所以.故;
【小问2详解】
由可知,.由可得:,
所以,.又,
所以,.所以
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在△BCD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例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为a,b,c,且.
(1)求角A的大小;
(2)若,△ABC的面积为2,D为边BC的中点,求AD的长度.
【答案】(1);(2).
【解析】
(1)∵,由正弦定理可得,即.
由余弦定理可得,∵,∴;
(2)∵,△ABC的面积为,∴.
由余弦定理得,∴,
∴, ∴,
∴AD的长度为.
自主练习
1.在中,,且边上的中线长为,
(1)求角的大小;
(2)求的面积.
【答案】(1)由正弦定理边角互换可得,
所以.因为,
所以,即,
即,整理得.因为,所以,所以,即,所以.
因为,所以,即.
(2)设的中点为,根据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
所以,即,
因为,,所以,解得(负值舍去).所以.
例3. 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1)求角A的大小;
(2)若,AD=2,且AD平分∠BAC,求△ABC的面积.
注: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在△PQR中,点M在边QR上,且PM为∠QPR的内角平分线,有.
【答案】(1) (2)
【小问1详解】
因为,故,
所以即,而为三角形内角,故.
【小问2详解】
因为,所以,
因为为角平分线,故且即,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解得,
故,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
自主练习
1.在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角 成等差数列,角的角平分线交于点,且,,则的值为( )
A.3 B. C. D.
【答案】C
【分析】
由等差数列得,然后在和中分别应用余弦定理,联立后可解得.
【解析】
∵是平分线,∴,,,
角 成等差数列,∴,而,∴,
在中.,即,
中中,,即,
由,解得.
故选C.
四、综合练习
1.在中,,,为边上一点,且满足,此时,则边长等于( )
A. B. C.4 D.
【答案】D
【解析】
如图,结合题意绘出图像,
∵,,∴,,∵,∴,
在中,,
即,解得或(舍去),,
在中,,
即,解得,
故选D.
2.已知中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角B为钝角,且.
(1)求角B的大小;
(2)若点D在AC边上,满足,且,,求BC边的长.
【答案】(1);(2).
【解析】
(1)由已知:,则.
由正弦定理,.
∵,故.∴.
∴,即.∵,则.
∴,即.
(2)由题意,得.∵,
∴.
∴.
∵,,,∴.
∴,,则,∴.
3.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角的平分线与交于点,且,求的值.
【答案】解析:(1)方法一:由及余弦定理得,
整理得,所以.
方法二:由及正弦定理得,
又,所以.
(2)由(1)可知,且,所以,同理可得,设的面积分别为,则,,,由得,所以.
4.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
(1)求角;
(2)若外接圆的半径为,且边上的中线长为,求的面积
【详解】(1)由,得.利用正弦定理得:,即,化简得.,,.又,.
(2)由正弦定理得.设为边上的中点,则,利用向量加法法则得:
两边平方得:,即
由余弦定理,即,
两式相减得,即.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5.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若为上一点,且满足____________,求的面积.
请从①;②为的中线,且;③为的角平分线,且.这三个条件中任意选一个补充到横线处并作答.(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1),
由,得,,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由,得,
又中,,可知;
若选①:由,可知,可化为,
又,则,又中,故,所以,
则,故;
若选②:为的中线,且在中,,,则有,在中,,在中,,又,

则,又知,故;故;
若选③:为的角平分线,且.由题意知,,
即,整理得
又在中,,,则有,
故解之得,,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