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参考学案2认知目标:1、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3、了解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4、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能力目标:发展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发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了解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教学难点: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教具准备:地图教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①地球公转,产生了 长短的变化(赤道除外);②地球公转,使各地获得的热量 ,形成了“五带”;③地球公转,使 地区产生了明显的 更替。3、①昼夜更替是地球 造成的(自转或公转);②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 造成的(自转或公转);③中纬度地区的四季变化是地球 造成的(自转或公转);④极昼、极夜是地球 造成的(自转或公转);⑤从赤道向两极,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这是地球 造成的(自转或公转)4、 ①地球公转,使全地球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 ( ) √或×②地球公转,使全地球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 ) √或×5、春分 月 日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夜夏至 月 日 太阳直射 回归线 北半球白天最长秋分 月 日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夜冬至 月 日 太阳直射 回归线 北半球黑夜最长6、地球上五带的范围热带 至北温带 至南温带 至北寒带 至南寒带 至7、地球上的五带中,有太阳光直射的是 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和 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的是 带和 带。二、学习新课(一)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以下知识点夏 季 冬 季 原 因陆地 气温高 气温 陆地受热 快 ,散热海洋 气温 气温 海洋受热 ,散热2、海洋的高温月份和低温月份比陆地出现得 (早或晚)年温差(大或小) 原因靠近海洋的地方 受海洋影响,升温 慢,降温远离海洋的地方 受不到海洋影响,升温 ,降温4、靠近海洋的地方受海风的影响,降水 ,远离海洋的地方降水5、看72页23图和24图,①口头说一说安第斯山脉西侧和东侧景观的不同;②在地图册上找到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③为什么安第斯山脉西侧和东侧景观不相同?答:安第斯山脉西临太平洋,迎风坡降水 ,东侧背风坡降水 。6、学习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 山下气温 ,山上气温低阳坡气温 ,阴坡气温降水 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7、每增高 米,气温降低 ℃,这就造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的积雪终年不化。即使赤道地区也是这样,如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积雪也是终年不化。8、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哪些影响,试举例(二)、学生小组互助学习组内互动学习组间互动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三)、教师精讲1、同纬度内海陆气温的差异是因为: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教师可以打一些比方,如冬天感觉屋外的铁比森木头凉等2“一山有四季”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联想电影电视上的高山景观。3、教师讲课本图上指示的“热岛效应”以及人类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所导致的“温窒效应”,倡导学生“低碳生活”(四)跟踪练习 《小天使报》(五)课堂总结(六)拓展应用1、乞力马扎罗山为什么被称为“赤道雪峰”?2、完成72页活动1,A处的温度是多少,列式计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