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极重,若在毫无知识时代,转不之觉也。更念中国国民,身受无限痛苦,无限压制。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地主阶级开明派:开眼看世界农 民 阶 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探 索 结 果:失败失 败 原 因:阶级局限性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天朝危机,步步加深;国人探索,层层深入。1828年1835年1842年1847年1855年1860年1863年1882年1894年...出生广东,香山贫困农家前往澳门,就读教士学校前往香港,继续未完学业留学美国,考入耶鲁大学学成归国,辗转寻路救国前往天京,一探太平天国会见伯涵,参与洋务运动洋务不顺,失望侨居美国国家危难,重启救国之路壹失望——为救国探路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葛全胜《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失望之因材料一 1845年4月23日,敬穆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说:“自洋布洋棉入口后,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金景坤《道光皇帝》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矛盾激化2清政府吏治腐败,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23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严重1828年1835年1842年1847年1855年1860年1863年1882年1894年...出生广东,香山贫困农家前往澳门,就读教士学校前往香港,继续未完学业留学美国,考入耶鲁大学学成归国,辗转寻路救国前往天京,一探太平天国会见伯涵,参与洋务运动洋务不顺,失望侨居美国国家危难,敢问路在何方?贰希望——为救国探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全盛时期天京变乱天京陷落1851.11851.121853.318561856.91864.7最终失败重建核心1853.3一、农民阶级·天国之路 夯基础2、过程(总结教材,完成顺序图)3、纲领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政治上主张依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洪仁玕《资政新篇》农民喜欢哪个纲领?为什么?《资政新篇》认为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实质: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平均分配)的理想。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空想性落后性为什么国家出路的探索不成功?败因: 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运动必然走向失败。未实施未实施一、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4、影响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 ——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为了挽救败势,即位不久的咸丰帝先后任命林则徐、李星沅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太平军,……与同时期的旗员钦差大臣人数恰好相同。……清廷谕令各地广办地方团练,与清政府一同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便应运而生。—— 左之涛《晚清满汉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探析》问题1:结合材料及教材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形成,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1828年1835年1842年1847年1855年1860年1863年1882年1894年...出生广东,香山贫困农家前往澳门,就读教士学校前往香港,继续未完学业留学美国,考入耶鲁大学学成归国,辗转寻路救国前往天京,一探太平天国会见伯涵,参与洋务运动洋务不顺,失望侨居美国国家危难,重启救国之路叁希望——为救国择路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二、 地主阶级的努力----洋务运动1895洋务运动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1861年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剿发逆:剿灭国内反叛的农民起义军勤远略:加强国防建设抵抗来自远方的敌人的侵略1、目的性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中央)(地方)2、人物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取西洋技艺,坚持祖宗之制。3.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坚持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传统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的基础上,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以求富国强兵。二、 地主阶级的努力----洋务运动福州船政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安庆内军械所(二)地主阶级·洋务之路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又必须辅以近代工矿、交通运输业,到19世纪70年代初,政府财政竭蹶,兴办这种近代工业“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 — 郑学檬 《简明中国经济通史》提供资金地主阶级采取了哪些措施?福州船政学堂京师同文馆留美幼童北洋海军创办新式学校组建新式海军探索深化两者有何关系?(官办;自强)(官督商办;求富)地主阶级探索出路成功了吗?(可从目的、成就、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成功之处: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御列强的作用;失败之处:未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边疆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活动探究肆绝望——边疆危机加深1865-1877年英国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西北边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在新疆正式设省陆上:冯子材镇南关大捷,法军战败海上:马尾海战,福州水师全军覆没西南边疆1883—1885,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签订《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在台湾建省1879,日本吞并琉球,宗藩体系的逐渐瓦解东南边疆1895,朝鲜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割占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疆域的危机反割台斗争三、 列强侵略的加剧——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蓄谋侵略中国。直接原因: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故意挑起战争。1. 丰岛战役: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丰岛1894.7.251894.9.15黄海海战旅顺威海卫1894.9.171894.111895.2.2↓2.平壤战役(1894.9)↓3.黄海海战: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黄海展开决战。↓4.旅顺大屠杀(1894.11)↓5.威海卫战役(1895.2)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平壤李鸿章“避战保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路口·甲午中日战争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材料一: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对比表 项目 军舰 平均航速/海里 总吨位/吨 总兵力/人 火炮/速射炮中 10 15.5 31366 2000 173/80日 12 16.4 40849 3500 268/97材料二:1887年,日本高层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日本大陆政策史》材料三: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慈禧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购船经费150万两公开大规模整修和颐园。— —苏同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为何不敌所谓“小国”?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中日军事力量有差距清政府统治腐败军事指挥不当3、《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割三地辽东、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赔两亿加剧清政府财政危机;加重人民负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开四口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回归教材完成表格问题: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割地赔款开口设厂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增加深入新增增多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影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反映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反割台斗争(1895.5-10)刘永福丘逢甲1.背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2.表现:A.三国干涉还辽B.划分势力范围,抢占租借地。C.资本输出——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影响:中国面临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瓜分中国的狂潮四、 列强侵略的加剧——瓜分中国的狂潮敢问路在何方?伍敢问路在何方?国家危难——深度思考: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寻求国家出路未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总结其共同点。材料一 初进天京,天王醉意于大兴土木……所建天王府,周围十余里,墙高几丈,壮丽峥嵘,堪比北京的紫禁城……分散落后的自然经济使得作为个体小生产者的农民自私;不思进取,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宗教等形式。— —盛巽昌《实说太平天国》材料二 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只偏重武器的更新、偏重军事技术的引进,而忽略了制度与人的改变,这成为清军的根本弱点。—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材料三 1880年,洋务派刘铭传建议修建铁路,遭顽固派强烈反对,他们说:“自强之道,在于修道德,非铁路火轮,火轮一开,震动龙脉,害我国体。”—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地主阶级:单纯引进西方技术,不变革封建制度清朝内部顽固派的阻挠同:阶级局限性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始末背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拜上帝会进程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败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农民阶级历史局限性影响: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汉人势力上升背景:内忧外患代表人物:中央地方内容:“自强”“求富”;近代军事、民用、教育、军事的发展评价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背景进程结果:中日《马关条约》后续:台湾人民武装抗日斗争、三国干涉还辽、列强瓜分中国课堂小结1.(2015·江苏·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真题演练2、(2018·江苏高考·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随堂练习3、(2016·上海单科·19)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筑梦中国》——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mp4 左宗棠收复新疆.mp4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视频+学习目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