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6张PPT)昔日的辉煌强盛的国力 高超的制造工艺强大的文化影响……古代中国,是众多国家中的一颗耀眼明星如今的强盛港珠澳大桥 复兴号高铁空间站 孔子学院……当今的中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文化实力,无论是国际地位还是国内民生,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其实,这中间也曾有过屈辱的时刻积贫积弱满目疮痍任人宰割丧权辱国骄奢淫逸与民不聊生熊,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是譬喻沙皇俄国;虎,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是譬喻英国;肠,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是譬喻德国;蛤蟆,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是譬喻法国;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是譬喻日本;鹰,飞来分食,是譬喻美国。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了解背景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黑暗的旧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亿万劳苦大众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为筹建新中国,组建新的中央政府,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开国盛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访作者1—毛泽东诗词十宗最最霸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最得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最男人:不到长城非好汉!最洒脱: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最畅快: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最伤感: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最高傲: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最诗意: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最旷达: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自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第一次政协会议毛泽东做报告和大会主席台了解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人物轶事辣椒粉拌梨 赠斯大林亲手种辣椒毛泽东嗜好辣椒,此事举世皆知。他说湖南人没得辣椒不能吃饭,因此每个湖南人身上都有辣味。有一次杨得志请他吃梨,他却找人家索要辣椒粉,将其撒于梨上,谓之辣椒粉拌梨。这种毛氏辣梨,我想味道不会太好,因此也没有像毛氏红烧肉一样流传开来。人物轶事建国初期毛宴请苏联友人米高扬,米高扬嗜酒,毛看不惯,就炒了 一大盘红辣椒招待,非说辣椒比酒更刺激。米高扬不得不勉强吞噬,结果辣得眼泪都喷了出来。上个世纪60年代,秘鲁哲学家德斯来华拜会毛泽东,两个人谈得甚为投机,原因之一是德斯愿意陪他吃辣椒。最为严肃的一次是他给斯大林送礼。1942年,斯大林派人给毛送来丰厚礼品(是什么礼品不得而知,反正不是伏特加),毛泽东郑重其事地将自己亲手种的辣椒打包回赠。人物轶事毛泽东不仅将辣椒作为一种美食,而且尽力发掘其药用潜能。长征时期缺医少药,毛便差人到处收购辣椒并将其分发给干部战士,嘱咐他们寒冷时嚼几个辣椒驱寒,受伤时煮一点辣椒水清洗伤口。连排班长的特权,只是能多分得几个辣椒。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肯定认为应该给他的辣椒记上一笔功劳。人物轶事50年代末,有一个毛泽东让猫吃辣椒的故事在上海广泛流传。传说毛给刘少奇和周恩来出了一道难题: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的办法是硬塞,周的办法是先让猫饿三天,然后将辣椒裹在肉里面骗猫吃下。毛对此二者都不以为然,他开出的办法是将辣椒涂在猫的屁股上,猫会自己去舔,而且会为能舔干净而兴奋不已。文体知识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开幕词文体知识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幕词文体知识开幕词(1)简明性。开幕词简洁明了、短小精悍,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2)口语化。开幕词的语言通俗、明快、上口。(3)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是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4)引导性。开幕词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对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5)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活动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字音召开(zhào) 勉强(qiǎng)妥协(tuǒ xié) 复辟(bì)警惕(tì) 侮辱(wǔ rǔ)—开幕词结构特征标题称谓正文用会议名称作标题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 “朋友们”、“各位代表”等宣布开幕之类的话结尾开头主体“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背景、时间、地点、代表、性质、职权、决议、作用。 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背景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1949年9月21日 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地点 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人民解放军和华侨代表 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性质第一届政协会议全体妇女代表合影会议参加者的广泛性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代表们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议案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职权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决议内容之一制定《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明确指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决议内容之二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主 席:毛泽东副主席:朱 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 澜、高 岗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决议内容之三决定公元纪年首都、国旗、代国歌 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决议内容之四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席政协会议的部分女代表前排左起为何香凝、宋庆龄、邓颖超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也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研读文本—把握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作用研读文本—把握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4.以五星红旗为国旗5.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6.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7.采用公元纪年8.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内容梳理结构整体感知(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5—8段)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心态,发展策略。(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12—16段)纪念与祝贺。开场白正文结束语本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方面分别论证,特别是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又从经济、文化、国防三个方面论述如何理解“站起来了”的丰富内涵?阅读文章第六段,看看哪些语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并尝试对其进行解读和归纳。“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站起来代表获得尊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站起来代表独立。“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站起来代表强大。“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站起来代表平等。标题来源1949年9月21日,这篇讲话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的开幕词。后刊登在1949年的《人民日报》上,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也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标题收录了这篇开幕词。【思考】1)文章第3、4段的内容,在时间上似乎存在“先后颠倒”的现象。将两段内容的位置交换一下好不好?为什么?不好。①从表达的中心主旨来看,该部分内容以“全国人民大团结”与恢复政治协商会议为论述中心。因此,首先以第3段分析“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交代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基础;然后再以第4段的内容,阐述此次会议为什么被称为“政治协商会议”。这样安排内容,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思考】文章第3、4段的内容,在时间上似乎存在“先后颠倒”的现象。将两段内容的位置交换一下好不好?为什么?②从与上下文的衔接来看第2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因而,第3段承接这一结论,论述“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衔接紧密,而第4段论述“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的原因,显然不能跟第2段衔接。而第4段结尾归结到“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与下文交代会议议程与工作内容也能自然流畅地衔接在一起。【思考】作者“展望未来”是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三个方面来谈的。作者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①特点:由主到次,详略有别。在三个问题中,经济建设是主要问题,所以详写;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是次要问题,所以略写。②好处:主要问题详写,次要问题略写。这样写详略有致,避免了平均用力致使行文僵化呆板。一场意义深远的会议,许多涉及全国的重大话题。这篇会议的开幕词既表现除深刻理性,又有深沉情感。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愤怒,惋惜1945年,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但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协定,并进攻解放区,掀起了内战。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骄傲,自豪清醒,警惕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蔑视,自信缅怀,敬仰判断句分析:通过判断句指出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品质优秀。复句分析:这句话都采用了“之所以”这种因果倒置句式,这种句式目的是突出原因,引起听众的注意,突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条件和原因。排比句分析:连用5个“还”字,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说明任务的艰巨。品味情感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这样的情感的?请归纳总结本文的艺术手法。(1)善于运用具有明确情感倾向的词句;如“渴望”“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任何”“一切”...(2)善于用句式造势,如判断句、排比句;如:判断句——“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通用性的勤劳的民族”用一个语气肯定的判断句,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久远品质优秀。排比句——“庆贺...的胜利!”(3)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本文按照“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行文脉络展开,层层深入,既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又指出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危机,使得读者和听者感受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不易和“站起来了”的自豪。中心思想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名句1.我随时等待祖国的召唤!——姚明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4.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白店白鸡啼白昼黄村黄犬吠黄昏调笑令·边草【唐】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