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跨越式跳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技术概念,了解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缓冲的基本要点。过程与方法:运用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法,使80%的同学能够掌握助跑与起跳的衔接,20%同学能够正确做出基本动作。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信、团结、勇于拼搏的良好品质,从而增强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技术概念,了解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缓冲的基本要点。难点运用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法,使80%的同学能够掌握助跑与起跳的衔接,20%同学能够正确做出基本动作。教学过程准备部分 6′一、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教师活动1.接受体委报数2.宣布上课3.安排见习生4.宣布本课内容5..强调安全意识学生活动1.体委整队2.报告人数3.认真听讲1.热身慢跑(伴随音乐做跳跃动作)伴随音乐带领学生绕场地进行慢跑热身(结合跳障碍物、前踢腿)跟随老师绕场慢跑做准备活动2.徒手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髋关节运动膝关节运动踝腕关节运动教师讲解并示范做徒手操练习要求:口令清晰洪亮、示范准确流畅认真听讲跟随老师做徒手操练习基本 部分 28′一、专项性练习1.单脚跨线跳2.双脚跨线跳3.双脚交叉跳线4.直腿交替跨线二、学习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重点:助跑与起跳点的正确掌握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三、课课练1.平板支撑(2组;每组30秒)2.交替仰卧举腿(2组;每组30秒)基本部分 28′一、专项性练习1.单脚跨线跳2.双脚跨线跳3.双脚交叉跳线4.直腿交替跨线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讲解并示范完整动作1.单脚跨线跳2.双脚跨线跳3.双脚交叉跳线4.直腿交替跨线学生活动一、认真听讲,观看老师示范动作,分组进行练习二、学习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重点:助跑与起跳点的正确掌握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二、向示范场地集中认真听讲解,观看老师示范动作,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牢记动作要领重点及难点1.原地上一步模仿练习2.2-3步助跑起跳跨线练习3.5-7步助跑起跳跨线练习4.到跳远场地在初始高度60cm进行练习,练习时结合重难点进行练习5.认真听取老师指导在练习时指出的问题所在,并及时改正,纠错后继续练习6.观看同学的动作展示,并于自己动作作比较加深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理解7.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取不同的高度进行练习三、将学生带到示范场地教师示范完整动作并讲解动作要点:以右侧起跳为例,左腿为起跳腿,右腿为摆动腿,(左侧动作相反),整个动作采用侧面5-7步的直线助跑,助跑角度大约在30-45度之间,起跳时要用起跳腿的脚跟过渡到前脚掌蹬地发力,同时两臂上举,身体保持向上的姿势,摆动腿内旋下压伸直过杆,起跳腿外旋上提依次过杆,过杆后摆动腿先着地,曲膝缓冲。1.原地模仿上一步练习2.组织学生分组2-3步跨线练习3.分组5-7步跨线练习4.组织学生进行完整动作练习5.巡回指导、纠正错误6.找出榜样示范7.提升皮筋高度练习(高度分别为60cm/80cm/100cm/110cm)课课练1.平板支撑(2组;每组30秒)2.交替仰卧举腿(2组;每组30秒)教师活动1.讲解示范,带领学生练习2.及时纠错鼓励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动作标准到位结束部分 6′一、放松二、总结三、布置作业四、回收器材五、师生再见教师活动1.伴随音乐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操2.总结并引导学生自我总结3.组织学生回收器材4.师生再见学生活动1.积极放松2.小结听讲3.收拾器材4.师生再见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80%左右,平均心率:150-160/分场地器材设施体育馆、音响、U盘、口哨、秒表、多媒体大屏幕、垫子、跳高架、皮筋、球场边线课后反思本节课授课的内容是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点的正确掌握,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本节课是一堂技术教学课,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在开始阶段设置一个同学们都比较容易达到的高度进行练习,从而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到了同学们对于这一高度都比较容易的能完成了之后,按本节课同学们所能达到的高度且保证安全的同时设置了4组不同的高度让其选择,让学生从而突破自我,既让学生达到了愉悦身心,又达到了展示自己个性的目的。 课前播放的大屏幕短视频更加形象直观展现给了学生们,让学生们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的动作概念。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勉励提高,从而体验到学习和运动带来的乐趣。在热身活动中伴随着励志歌曲并且结合了一些跳跃的练习,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给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参与度都很高,都能够认真听取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在,并且及时改正动作,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我评价结果自觉调整练习次数与目标,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都得到有益的锻炼。 本次课和以前相比学生的基础训练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组织有序,各个环节清楚明确,练习过程中突出了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从学生们的状态和脸上的汗水能看出本节课达到了课前预想的强度和密度。 当然,本次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应该给学生多设置一些比赛、游戏等,没能真正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尽全力弥补以上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人人都喜欢上我的课,从而让我的体育课教学更加完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