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六年级上册 “支撑跳跃:斜向助跑直角腾越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体育六年级上册 “支撑跳跃:斜向助跑直角腾越 教案

资源简介

“支撑跳跃:斜向助跑直角腾越
一、指导思想
本课着力依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思维方式与认知规律,探索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多样化教学,使用辅助器材,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技能。通过对斜向助跑直角腾越的各种练习、循序渐进、层层入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
二、相关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次主要解决腾越过程中的直角支撑问题,它的动作特点是快速有力的起跳和强有力的支撑与摆腿的结合,本课对于发展学生肩臂、腰腹、下肢肌肉及关节韧带的力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直角支撑的技术特点利用辅助练习提高本体感受使80%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完成斜向助跑分腿腾跃动作。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2.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较为活泼,有一定运动能力,善于模仿,对于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冒险精神。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斜向助跑直角腾越有一定了解,并且充满热情,对于腾越横箱有着迫切的要求,但对于运动的技术动作没有过多的理解,尤其直角支撑,需告知练习方法的针对性的作用。同时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丰富的教学器材来继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与运动热情,循序渐进的传授运动技术。由于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在动作姿态、动作细节上需要学生更多的练习和表现。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提高他们身体各方面素质,更需要加强对学生动作姿态的纠正以及审美意识的提高。加强相互间的保护与帮助,促进他们主动的锻炼主动思考,在习得动作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体美结合的乐趣。
三、学习目标
1.经历并腿成直角,伸髋、推手、换掌移重心侧面落地等动作的学习,80%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基本完成斜向助跑直角腾跃动作。
2.结合直角腾越模仿、腾越并脚触标志物等练习,掌握两腿并拢与上体成直角的技术动作(直角支撑);发展学生腰腹与手臂力量及身体协调与平衡能力。
3.伴随小组练习与保护帮助下的练习,勇于并主动参与各种学练,能表现出互帮互助和责任到位的良好品质,具有敢于挑战、不怕认输积极向上的学习表现。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直角支撑
难点:
撑摆结合屈髋成直角
五、主要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热身准备活动:
1.热身障碍跑
热身活动采用左右两个方向交叉慢跑并完成支撑跨越障碍物的障碍跑形式进行,在慢跑中加入越过障碍物的形式增加学生慢跑兴趣,同时在障碍物的设置上也针对支撑跳跃的技术动作特点,采用支撑跨越“平衡木”的动作,既复习上节课助跑起跳中支撑蹬摆的技术动作,又为本节课打下一定动作技术的基础,起到热身作用,当学生队伍交汇时,通过相互击掌鼓励,增强团队凝聚力并活跃课堂氛围。
2.专项热身
针对本课直角支撑的教学难点,在热身操和专项准备活动中融入模仿练习,提高身体姿态和动作熟练程度。
(二)主题内容部分
1.复习降低难度的斜向助跑直接腾越练习,既复习前节课撑摆结合的技术动作,也为本节课做准备,同时减少学生对横箱的恐惧心理,降低难度提高完成度增加完成动作的成就感,使更大多数同学在帮助下能够体验到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动作。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强调撑摆结合与直角支撑。分析没有直接支撑原因(上摆不积极,腰腹力量薄弱,缺少本体感受)引出下一环节。
2.本节课最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角支撑,上一个学年同学们已经学习过双杠支撑摆动前摆下,从动作技术层面有支撑、摆动的相似之处,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利用两个横箱在当中做支撑模拟双杠“直角下”的练习,用来提高对直角支撑的本体感受,同时两组利用热身活动中的“平衡木”练习“支撑摆腿成直角坐”练习,来提高对空中成直角的本体感受。
3.通过利用斜向助跑箱端两脚踢标志物的练习,促使双腿积极上摆屈髋成直角支撑,配合保护与帮助同学的指导与相互评价强化动作质量培养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能力。
4.在实施改进措施后,适当将支撑点由箱端转移到箱中,逐渐让学生适应完整动作,逐步战胜学生对腾越横箱的心理恐惧。
5.在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后让同学们在保护与帮助下,体验在没有标志物做诱导条件下的斜向助跑直脚腾越动作,使动作逐步完善,也为下节课学习斜向助跑直角腾越推手移重心侧打下基础。
(三)相关体能是“核心力量训练”及体能锻炼“跑酷”练习,核心力量主要涉及到斜向助跑直角腾越中的手臂,腰腹背肌的发展,跑酷是本单元支撑跳跃与本学期“障碍跑”项目相结合,设计斜向支撑跨越“平衡木”练习、支撑腾越横箱练习、助跑摸高练习、双脚跳跃障碍物练习来锻炼相关体能。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在音伴的状态下两组同时集体练习,既保证了运动强度也丰富了练习内容。教师通过口令的提示,言语的激励,培育他们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四)结束部分
课的结束部分采用身体放松和按摩,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及时的恢复。最后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六、教学效果预期
1.运动负荷预计:
最高心率:140-160次分钟,平均心率100-120次分钟
2.效果预计:使80%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完成斜向助跑直角腾跃动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