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六年级上册 快速跑之起跑后的加速跑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体育六年级上册 快速跑之起跑后的加速跑 教案

资源简介

快速跑之起跑后的加速跑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三的目标精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针对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为着眼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初步掌握起跑后加速跑的基本知识与技术特点以及短绳的多种使用方法,并经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练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多种能力素质。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一项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教材,对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上肢力量、全身协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快速跑分为四个环节,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其中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快速跑各环节中的重要的部分。本单元分为6个课时完成,6-1半蹲式起跑,6-2起跑后的加速跑,6-3途中跑,6-4终点冲刺跑,6-5全程跑50米,6-6快速跑考核,本节课为第二次课。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根据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他们表现为有一定的辨别思维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较强,但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还有一定局限性;另外,对一切感兴趣的事物极易兴奋,但遇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事物则又极易抑制。因此在教学中应推陈出新,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技术动作,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步频逐渐加快、步幅逐渐加大、重心逐渐抬起
教学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
五、教学特点:
1、巧用短绳,一物多用。本课所用的短绳,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借助短绳创设练习场景,进行辅助性练习对发展加速跑的能力实效性强。并充分发掘短绳的功能,一物巧用,物尽其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
2、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 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已势不可挡,本节课以平板电脑为教学工具,发挥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的支撑作用,优化课堂结构,缩短讲解时间,释放更多时间让学生自我探索,小组练习,提高学生练习密度,发展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把握主线,层层递进。借助短绳采用多种有效性的针对性练习,对起跑后的加速跑中步频逐渐加快、步幅逐渐加大、重心逐渐抬起的技术环节进行重点突出,教师始终把握教学主线,层层深入的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从表面的短绳活动提升到对技术的掌握层面上来,最后由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拓展到发展跑速所需的一般身体素质练习上,近一步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步频逐渐加快、步幅逐渐加大、重心逐渐抬起
教学难点
上下肢协调连贯
教学过程
导入与热身 7分钟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教师检查学生服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内容、学习目标与要求。
4、队列练习
二、准备活动
绕圈慢跑+高抬腿、后踢腿跑、前踢腿跑。
导学与练习 30分钟
三、学习起跑后的加速跑
动作要领:
跑出时,后蹬充分有力,摆动腿积极前摆下压,用前脚掌着地,步频逐渐加快,步幅逐渐加大,重心逐渐抬起,两臂快速有力前后摆动,逐渐转入途中跑。
教学方法:
1、体验加速跑
2、绳梯快频跑练习。
要求:频率逐渐加快,快速通过。
3、步幅逐渐加大跑。
要求:摆臂幅度大,步幅逐渐加大。
4、设置高度跑。
要求:重心逐渐抬起,肩从绳下跑过。
5、教师示范、总结完整动作要领,学生练习完整动作。
要求:同伴相互指导,回看视频并纠错。
6、拓展练习——bingo。
方法:每排同学将跳绳摆成九宫格,每排分成两队,
分别以接力的形式将标志物放在九宫格内摆成直线
即获胜。
四、课课练:多形式俯卧支撑练习。
1、俯卧撑报数
2、螃蟹绕圈爬
调整与小结
五、整理与放松
1、音乐放松操。3分钟
2、本课小结。
3、师生再见、还器材。
场地器材
跳绳40个
毽子24个
平板电脑4个
标志桶7个
凳子4个
音响1个
预计练习密度
50%-60%
预计平均心率
130~140次/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