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数列的概念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数列的概念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4.1数列的概念
【学习目标】
1.从具体实例出发,经历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抽象出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定义;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并借此了解本章的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了解数列的表示方法和数列的单调性.感悟特殊化与一般化的思想和函数思想;
2.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归纳——猜想的方法求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提高创新意识,提升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抽象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数列的概念与数列的表示方法.
难点:求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王芳从1岁到17岁,每年生日那天测量身高,将这些身高数据(单位:厘米)依次排成一列数:
75,87,96,103,110,116,120,128,138,145,153,158,160,162,163,165,168.
(1)75在这列数中的含义是什么?
(2)10岁时王芳的身高是多少?
(3)它们之间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
(4)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量?王芳第i岁时的身高可以用含i的符号表示吗?
问题2:在两河流域发掘的一块泥版上就有一列依次表示一个月中从第1天到第15天每天月亮
可见部分的数:
5,10,20,40,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
它们具有确定的顺序吗?你能用符号表示第i天月亮可见部分的数吗?
(
注:把满月分成240份,则从初一到十五每天月亮的可见部分可用一个代表份数的数来表示。
)
问题3:的n次幂按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依次排成一列数:
,,,,….
它是具有确定顺序的一列数吗?
【学生探究,尝试解决】
①75,87,96,103,110,116,120,128,138,145,153,158,160,162,163,165,168.
②5,10,20,40,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
③,,,,….
问题4:上述例子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师生交流,揭示规律】
数列的定义:
练习1:判断正误:
(1)1,1,1,1,1…是一个数列. ( )
(2)(1,2),(2,1),(1,1),(3,1),(1,3)是一个数列. ( )
(3)1,3,5,7和7,5,3,1是同一个数列.( )
问题5:数列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问题6:数列中的每一项an与序号n之间有什么对应关系?
问题7:前面我们学习函数的路径是什么?学习数列的路径是什么呢?
问题8:数列有哪些表示方法?你能用哪些方法表示下面的数列?
3,6,9,12,15.
通项公式 :
问题9: 数列的单调性怎样定义?怎样用符号语言表示?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例1 根据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5项,并画出它们的图象.
(1); (2)
【变练演编,升华提高】
变式1 .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填表:
n 1 2 … … n
an … 153 … 3(3+4n)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例2:根据下列数列的前4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
(2)2,0,2,0,….
【变练演编,升华提高】
变式2.观察下列数列的特点,用适当的数填空,并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 ),,,…;
(2)1,,9,,25,( ),49,…;
大胆尝试:请你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编拟两道题目.
【信息交流,教学相长】
问题10:通过变式和编题,谈一下你是如何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
【反思小结,观点提炼】
1.本节课我们收获了哪些知识、技能?
2.我们是怎样获得的这些知识、技能的?
3.在收获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思想、方法?
4.还有哪些困惑?
【课后作业,拓展反思】
1.课后作业:教材P8习题4.1 1,2,3.
2.拓展反思:
(1)为什么例2中只要求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2)你能写出前四项为0,2,0,2的数列的其它通项公式吗?
(3)你认为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