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主备:小闹钟wlp 课型:新授课 审核: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组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匈奴的兴起,以及秦汉统治者为抵御匈奴侵扰所采取的巩固边疆的措施。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初步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国力强弱与国家对外政策的密切关系。【重点难点】重点: 修长城,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难点: 汉与匈奴的合战。【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阅读教材58-62,填空 1、秦汉时期北方的劲敌是 。 年,匈奴形成强大的国家,首领叫 。2、 秦始皇修筑了举世闻名的 。西起 ,东到 。3、汉初对匈奴实行“ ”政策。汉武帝时先后派 --------和----------------三次出击匈奴。4、两汉时,人们把今天甘肃-- --和-- --以西叫做 。5、汉武帝时,两次派 出使西域。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开始频繁交流。沟通了中国与欧洲和西亚的贸易,形成了著名的 之路课堂助学(一)开疆拓土1 民族关系之一:与匈奴的关系 (1)秦与匈奴 修长城 (2)汉与匈奴 汉初“和亲”。 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驻军统治并再和亲 2 民族关系之二:与西域的关系(1)西域范围(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时间 路线 意义(3)公元前60年 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时间、范围、意义 (二)对外交流 (1)丝绸之路 人物 路线 影响 (2)与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3)汉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课堂反馈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图示的东西方交通道路叫什么民称?经过今天哪些国家?(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与哪个少数名族战争不断?(3)说说名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