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社会历史的本质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深刻认同劳动的价值;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深刻领会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人类做出的一个伟大贡献,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2:科学精神:悟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公共参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积极参与劳动,体味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难点:◆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三重难点必背
四知识梳理
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4.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①经济领域;②政治领域;③精神文化领域。
7.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
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历史观的基本类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
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5.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性质”决定“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决定“变化”)。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自我提升
1.没有革命的思想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从而指导这个时代的行动。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材料表明( )
①任何时代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思想理论的指导
②任何反映时代任务的思想都可以推动时代前进
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5G、大数据、区块链等)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 用和社会形态,它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也有虚拟世界的创造物,是一个与外部真实世界既紧密相连,又高度独立的平行空间。通过元宇宙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实现瞬间“位移”周游世界,也可以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与客户、合作伙伴进行互动交流。元宇宙就好比是一个具身性的互联网,你不再是简单地去浏览内容,而是身处在内容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元宇宙的出现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客观规律的结果
②多种新技术整合构成了互联网应用方式的变化和发展
③元宇宙中虚拟世界的发展将改变社会生活的本质
④虚实相融的元宇宙更加注重互联网应用的整体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不同于之前的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由此,可以推出( )
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②旧唯物主义没有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③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
④旧唯物主义没有认识到物质因素决定历史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完全同步
C.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5.成都在提升"通勤快速度"的同时,也在打造"生活慢体验"。全新打造的社区活动空间,为居民提供了茶余饭后消遣的新去处;重新整治的小区路面,美观大方的同时让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新入驻的个性店铺,带来了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人群……这两年,在成都许多的老旧小区里,正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快发展,慢生活,正成为这座城市的"幸福密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
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③快发展与慢生活的辩证统一成就最美好的和谐
④打造社区活动空间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老龄化是全球性人口发展大趋势,也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这将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释放生育潜能,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促进代际和谐,增强社会整体活力。这表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三孩生育政策顺应了人口的变化趋势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③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三孩生育政策的出台是基于我国现实国情
④社会意识可以超越社会存在,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有时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请回忆《社会历史的本质》所学知识,绘制本课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8.思考:是什么原因促进了古猿向现代人的转变和人类社会的形成?
人类的进化史:古猿、猿人、新人、现代人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阐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提出历史任务的合理性。
10.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的重要思想,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讲话发表后在全国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
在此背景下,高二某班同学对当前的文化现象展开了探究。
材料一:文化是指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精神产品,属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上层建筑。从文化的内涵上来看,它承载着社会诉求、教化理想、审美判断等精神内容,具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要功能,因而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从其存在与发生作用的方式来看,文化以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存在,具有一般商品都 具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文化产品是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统一。正确把握“两种属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产品的属性?
材料二:“土豪”一词如同病毒一样瞬间传遍网络。旧时,“土豪”的指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乡间富人。如今,“土豪”被网民们赋予了新的定义——财大气粗、无脑消费、有钱又喜欢炫耀……
“土豪”你凭什么这么火?说到底,“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潜台词就是“我也想变成一个挥霍无度的土豪”。美国媒体评论:新词“土豪”流行令中国文化失色。
(2)对“土豪”此类文化现象,有人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依据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
(3)综合运用哲学知识,结合习近平文艺座谈会精神,以“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B
6.C
7.
8.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的店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要完成的不同历史任务,始终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指导全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10.(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是双重属性的统一。
②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文化产品既有一般商品的共性,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有自己的个性,承载着社会价值诉求,教化理想、审美判断等精神内容。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承载着某种价值观,追求的是是社会效益。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把握“两种属性”的关系,既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每点2分,写出任意3点共6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拜金主义有抬头之势,新词“土豪”的产生,就是对这类社会现象的折射。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暗含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新词“土豪”的传播,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分析,也酌情给分) (每点2分,共4分)
(3)要点提示:(逻辑层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①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说明当前文化市场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不乏存在消极颓废落后的东西,要辩证看待;
②运用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等说明当前文化市场秩序存在混论,要加强整顿;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等)说明要以习近平文艺座谈会的精神为指导,加强整顿,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市场建设导向等。
(共8分,按等级0-2-4-6-8分,要求层次清晰,有理有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