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一、能量采集河南科学出版六年级上册一、能量采集经过几天的寻宝,“编程猫”的体力消耗较大,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如食物。于是,在探险路上,需要注意能量的采集和补充,同时,还要收集探宝需要的工具,如钥匙等。现在,它来到一片森林中,发现在这里散落着它需要的物品,“编程猫”开始采集这些物品。如图2-1-1 所示。动画效果:行走途中,如果接触需要的物品,就会使物品改变外观造型或隐藏起来,相当于“编程猫”已经补充或采集到该物品。碰撞侦测在编程中,对角色间碰撞状态的判定主要依靠“侦测”模块来完成。两个角色发生触碰时,碰撞状态为“真”; 未触碰时,碰撞状态为“假”。脚本设计中需要用“侦测”模块中的“碰到”积木,将其与具有判断功能的积木组合才能发挥作用。常用到的积木组合有以下几种。组合积木应用案例。例 1 :脚本执行后,角色一直向前移动,按下鼠标后停止移动。如图 2-1-2所示。例 2 :脚本执行后,角色不停地进行顺时针方向旋转,当按下键盘上“l”键时,角色进行逆时针旋转。如图 2-1-3 所示。试一试 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活动:1、添加一个红色的“球”角色,并设计让它跟随鼠标指针移动,松开鼠标按键就开始旋转。2、再增加一个蓝色的“球”角色,并设计让它跟随键盘中四个方向键进行移动,不按键盘时就原地旋转。3、保存程序,文件命名为“红球和蓝球”。 能量采集根据探险路上“编程猫”采集能量剧情要求,要设计程序实现以下效果:如果“编程猫”碰到“蛋糕”,“蛋糕”会消失。如果“编程猫”碰到“香蕉”,“香蕉”从变成一半直到消失。如果“编程猫”碰到“包裹”,“包裹”变成“钥匙”。任务分析:程序中有“编程猫”“蛋糕”“香蕉”和“包裹”四个角色,如图 2-1-4 所示。“编程猫”一直在按照原程序执行,当它与“蛋糕”相碰后,“蛋糕”会消失。依据任务分析,脚本搭建如下。(1)角色“蛋糕”脚本,如图 2-1-5 所示。(2)角色“香蕉”脚本,如图 2-1-6 所示。(3)角色“包裹”脚本,如图 2-1-7 所示。想一想1、为什么每个搭建的脚本都添加了“重复执行”积木?作用是什么?2、在这个活动中,有几个脚本在同时进行?操作园地1、修改脚本,实现当“编程猫”碰到物品时,有相应的对话内容显示。如图 2-1-8 所示。2、打开“红球和蓝球”脚本,继续设计:当两球相碰,“蓝球”消失。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