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一数学学案 姓名内容: 勾股定理(1)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特殊的数量关系(勾股定理),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学习重点:探索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简单运用.学习难点: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一、学前准备:1. 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邮票上的图案是根据一个著名的数学定理设计的.观察这枚邮票上的图案和图案中小方格的个数,你有哪些发现? .2.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你会计算图中阴影部分(它是什么图形)面积吗?二、探究活动:(一)实践操作并思考1.做一做分别以图中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求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填表完成图形1 图形2 图形3(二)观察归纳并猜想:2.猜一猜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a,b,c(其中c为斜边),如图:三边a,b,c之间的关系是3.验一验利用下面的网格(其中一边AB=4已定,作为直角边),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ABC,BC边自定(建议取BC取整数),验证一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4.试一试如下图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以三边为边也画三个正方形,计算阴影正方形面积S1,S2,S3,并猜测他们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图形4 图形55.归纳猜想: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 ,斜边为c,则有 .特别提醒:非直角三角形三边a,b,c之间没有这样的关系!(三)勾股史话阅读【勾股史海】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弯曲成直角的手臂的上半部分称为“勾”,下半部分称为 “股”.我国古代学者把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 勾股定理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国外,一般称为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几乎所有拥有古代文化的民族和国家都对勾股定理有所研究,至今有400多种证法。其中基本方法有“割补法”.(四)勾股定理证明方法赏析1.印度婆什迦罗的证明 2.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运用勾股圆方图的证明3.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证法……三、课堂练习1.判断题(1)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则.( )(2)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2.利用勾股定理,求下列图中表示边的未知数x、y、z的值.X= ; Y= ; Z= . ……若x、y、z是相应正方形的边长,则x= ; y= ; z= ;3.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是______.四、推荐例题例题1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图① 图② 图③反馈:在RtΔABC中,∠C=90°.(右图)(1)若BC=9,AC=12,则AB= ;(2)若BC=8,AB=10,则AC= ;(3)若AC=20,BC=15,则AB= ;(4)若AB=13,AC=12,则BC= .五、学习体会默写 勾股定理 .你的收获与困惑是 .六、自我测试一、细心填一填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为 ___________;2.如图,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a=__________ b=__________3.如图,∠C=90°,AC=3,BC=4,AD=12,∠BAD=90°,则线段BD的长= .4.在Rt△ABC中,∠C=90°(1)若a=5,b=12,则c=________;(2)若a=6,c=10 ,则b=____;☆5.在Rt△ABC中,∠C=90°,BC∶AC=3∶4,AB=10,则AC=_______,BC=________二、选择题6.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x,那么以x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13 B、5 C、13或5 D、无法确定三解答题7.如上图,在⊿ABC中,∠ACB=900,AB=5cm,BC=3cm,CD⊥AB与D,求:(1),AC的长; (2)⊿ABC的面积; (3)CD的长。思考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n-2,n,n+2,求n的值1股勾24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