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3.1勾股定理(2)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3.1勾股定理(2)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一数学学案 姓名
内容: 勾股定理(2)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通过拼图,用面积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2.通过实例应用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
学习重点:用面积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
学习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验证公式.
一、学前准备:
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平方和等于169,那那么斜边的长是
2.在Rt△ABC中,∠C=90°
(1)若a=5,b=12,则c=________ ; (2)b=8,c=17,则S△ABC=_______.
3.已知甲和乙在同一地点,甲往东走了4km,乙往南走了3km,这时甲、乙俩人相距 km.
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是6cm,8cm,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及斜边上的高.(自己画图)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图(1)称为“弦图”,最早是由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法时给出的.图(2)是在北京召开的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TCM-2002)的会标,其图案正是“弦图”,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吗  
(1) (2)
2.剪四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将它们拼成如图(3)所示的图形.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_______,又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对比两种表示方法,看看能不能得到勾股定理的结论.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如图 ,为了求出湖两岸的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点C设桩,使三角形ABC恰好为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得到AC长160米,BC长128米.问从点A穿过湖到点B有多远?
2.如图,A、B两个村子在河CD的同侧,A、B两村到河的距离分别为AC=1km,BD=3km,CD=3km,现在河边CD上建一水厂向A、B两村输送自来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20000元/千米,请你在CD选择水厂位置O,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省,并求出铺设水管的总费用F.
三、课堂练习:
1.如图,64、400分别为所在正方形的面积,则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面积是 _________ .
2.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
则斜边上的高为 .
3.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2cm,对角线长为13cm,则该长方形的周长为 .
4.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正方形P、Q、K,若SP=4,SQ=9,则Sk= .
5.假期中,小明和同学们到某海岛上去探宝旅游,按照探宝图,他们登陆后先往东走8千米,又往北走2千米,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了3千米,再折向北走了6千米处往东一拐,仅走了1千米就找到宝藏,问登陆点A到宝藏埋藏点B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四、学习体会:
本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勾股定理,并用两种方法证明了这个定理,在应用此定理解决问题时,应注意只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才有这样的关系,如果不是直角三角形应该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
五、自我测试 :
1.在RtΔABC中,∠C=900 (写出解答过程)
①若a=6,c=10 ,则b=____; ②若a:b=3:4,c=10,则a=____,b=____;
③若a=6,b=8,则斜边c上的高h=______.
2.选择: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6,BC=8,将三角形ABC折叠,使AB落在斜边AC上,折痕为AD,则BD的长为( )
A.3 B.4 C.5 D.6
3.如图,长2.5m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的底部离墙角1.5m,求梯子的顶端与地面的距离h.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F是DC边上的一点,且DF∶FC=1∶2,E为BC的中点,连结AE、AF、EF,求△AEF的面积.
5.如图,以ΔABC的三边为直径的3个半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请你说明理由.
6.自己动手试试,原来做个数学家也不难:
把一个长方形的火柴盒放倒,在这个过程中也能验证勾股定理,你能利用这个图形来验证勾股定理吗?(砖头方法)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梯形ACED的面积.
(1)S梯形ACED= (2)S梯形ACED=S△ABD+ S△BED + S△ACB
(3)
第1题
400
64
A
2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