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含答案)

资源简介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要弘扬塞罕坝精神、两不怕”精神等。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3.公共参与:充分践行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备知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关键能力: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发展、创新的措施。
2.结合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内涵、发展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特点
难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
三知识梳理
㈠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4.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5.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6.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具体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②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抗疫精神。
7.在同新冠疫情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8.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自我提升
1.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如今的北斗相关产品已经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到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浩瀚的太空孕育出中国人民的北斗精神,立起了中华民族又一座精神丰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国航天人孕育出的北斗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③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质 
④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北斗精神中,铸就不朽丰碑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围绕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点期待,包括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和“锤炼品德修为”,鼓励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拓展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④发挥五四精神在实现民族复兴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2020年以来,每个真心拼过的中国人,都会找到答案——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这种朴素的情感(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②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③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文化生活
④是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和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1年,讲述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历程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饱含哲思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征服了观众的心,成为“一票难求”的年度爆款。2022年除夕夜,《只此青绿》登上春晚舞台,用舞蹈之美引领观众步入充满现代意蕴的中华美学殿堂,唤起了观众对中华文明的共情。这启示我们( )
①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基本要求
②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交流中可以激发出新的文化
③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的展示中必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坚持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2年清明节前夕,某县宣传部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不忘来时路,红色永传承”清明思政主题活动,通过思政课老师讲述党史小故事和当地红色文化,引导学生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此举旨在( )
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②弘扬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③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校园文化
④唤醒民族精神,实现伟大梦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2021年9月,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发布。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的意义在于( )
①增强理论自信.形成思想文化“主心骨”
②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③传承伟大时代精神,集中体现文化力量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奋勇前进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1年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从坚持真理的李大钊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蓝蒂裕;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等等,无不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奋图强。该节目播出后,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开播《开学第一课》( )
①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②表明优秀文化能为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③体现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
④有利于发挥先进人物对国民教育的核心引领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一匹绿马三足腾空,单只蹄子踏着圆润的飞燕,咧嘴露出两排大白牙,憨态可掬的表情和神态令人忍俊不禁。这匹看似“丑萌”的马,原型为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铜奔马文创设计元素中的“绿色”和“马”,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绿码”,符合疫情当下消费者朴素的愿望,能起到解压和心灵疗愈的作用。文创产品之所以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是基于它( )
①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开来
②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③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④生动展示了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在我国载人航天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凝结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广大科研人员特别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丰碑。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推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载人航天精神( )
①凝聚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格
②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具有强大感召力
④奏响了主旋律,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3-2逆转战胜韩国,时隔16年再度获得亚洲杯冠军。16年后再登亚洲之巅:“铿锵玫瑰”再度怒放。人民日报等发表评论:我们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足!史诗逆转、梦幻绝杀。重回亚洲巅峰,中国女足的姑娘们,你们值得一切赞美!关于女足精神,理解正确的有( )
①女足精神源自于女足人为国争光的信念
②女足精神具有凝心聚力的强大感召力
③女足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女足人所特有
④女足精神形成于女足人为国添彩的努力奋斗实践中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A
6.D
7.C
8.B
9.B
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