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三年级上册3.12.日晷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三年级上册3.12.日晷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 题 12、《日晷》 课 时 1
备课教师 单 位
教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观察认识日晷。
教学难点 学习日晷计时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制作日晷模型的科学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评价表、日晷模型。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导入新课 教师:现在是什么时间?人们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又是如何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呢? 学生与教师积极交流,在自己日常生活中通过太阳确定时间的事例。如看太阳的位置、看阳光下物体影子推算现在的时间等。 二、学习探究 (一)认识日晷。 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日晷的实物模型和相关图片观察。 教师出示日晷模型和日晷的图片,学生进行小组观察学习活动。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归纳小结。 教师出示形式多样的日晷图片。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日晷学习活动。 学生根据收集到关于日晷的相关资料,设计自己要制作的日晷。 学生的设计学习活动,开展交流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进而使自己的设计作品不断完善。 动手进行小组合作制作日晷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园中摆放自己小组制作日晷模型,学习使用日晷模型进行计时。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调节日晷的晷面角度,晷针影子指向正确的刻度。如“现在是上午十点钟,晷针影子应该在哪给正确刻度呢?”在此基础上,学习利用其他时间测试日晷的正确性。“预测一下,中午十二点的时间时,晷针的影子应该在什么位置呢?”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拓展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古代其他计时的方法。 教师与学生进一步积极交流: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除了用日晷可以计时之外,还有哪些计时的方法呢? 教师与学生交流古人计时方法的变迁,适时出示水钟、漏刻这些古人计时工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拓展主题:到科技馆或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古人的计时工具,了解这些计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计时原理。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后学习活动。
板 书 设 计 12.《日晷》 晷面晷针特点
教 学 反 思
当堂达标训练题
12.日晷 一、填空 日晷是由( )、( )、( )组成。 如下图所示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工具,它是根据阳光下( )来记录时间的。 根据你的观察,日晷的晷针和晷面要( )。 二、选择 1.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算时间的仪器是( )。 A、日晷 B、铜壶滴漏 C、天平 2.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当于现代钟表的( )。 A、表盘 B、刻度 C、指针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晷是古人的计时工具,它可以随意摆放,不影响计时 B、日晷是利用日影来计时的 C、一天中,晷针影子的方向自西向东移动 三、简答 查阅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