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案一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精神: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公共参与: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二学习重难点[重点] 了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理解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难点]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三知识梳理㈠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4.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5.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6.中华优秀文化包括:①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7.中华优秀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①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决定因素):①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③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④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⑤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四自我提升1.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列着张子清烈士使用过的一只小皮箱。20世纪20年代,张子清带着这只小皮箱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马列理论,追求革命真理。他牺牲后,小皮箱又伴随烈士一家几代人的成长,见证了烈士后代服务人民,追求理想的奋斗足迹。小皮箱背后的故事表明( )①红色家风教育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②革命文化通过红色家风教育而更具有时代价值③文化载体在红色家风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决定作用④革命烈士的精神血脉在红色家风的传承中得以延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蒙自市革命遗址,传承革命文化,守好红色江山,蒙自市组织相关人员对蒙自辖区内革命遗址进行了全面普查,并报经中共蒙自市委研究,补充设置建立5处革命遗址,使之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载体。蒙自市重视保护革命遗址是因为( )①传承革命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应有之义②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③革命遗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④革命遗址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千秋伟业,再启新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地以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党史+艺术”“党史+文创”“党史+直播”等新方式,让党史知识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成为青少年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探索“沉浸式党课”“红色朗读亭”“行走的党史”等教育手段,让青少年自己扮演党史人物、自己担当党史主播、组队打卡党史圣地,在互动体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有利于( )①尊重和认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②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培育时代新人③继往开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讲好党的故事,用优秀的历史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4.“自从那一年东方红日出/我们就砸碎枷锁当家作主/自从那一年讲述春天的故事/我们就从贫穷走向富足/自从那一天唱响新时代/我们就跨上骏马再展宏图/自从那一天向着全面小康起步/我们就纵马前程一路欢呼……”这是歌曲《党啊,赛白努》的歌词(注:赛白努是蒙语“你好”的意思)。歌词说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杨振宁、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苏炳添、中国航天人……极不平凡的2021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道行或在逆境中整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透过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我们能体会到( )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②获奖人物引领着文化前进的方向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电影局部署于2021年4月12月开展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此次活动展映片日多,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党史军史题材、英模题材、现实生活题材等,覆盖范围涵盖全国农村、城市社区、校同等。此举旨在( )①繁荣电影市场,促进文化消费②弘扬红色文化,延续革命薪火③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④培育民族精神,凝聚复兴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厚植廉洁奉公的文化基础,需要发挥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这是因为( )①上述三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②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③廉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党的根本性建设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当代问题提供有益借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重视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结合,对续写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 )①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④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我在上甘岭一切都好,不要挂念。我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坚决杀美国鬼子,争取戴上大红花,使得全家光荣。”在这些文字中,我们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革命烈士家书具有“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的原因在于( )A.优秀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B.其蕴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C.红色家书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D.红色家书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10.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要求将国旗和国徽纳入中小学教育,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全港中小学(包括特殊学校)必须于每个上课日,以及元旦日、香港回归纪念日和国庆日升挂国旗。上述要求旨在(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促进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和统一C.借助文化载体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D.增强学生的国家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1.C2.B3.B4.D5.B6.C7.C8.D9.B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