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选择。2.科学精神: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的评价。3.法治意识:明确建设法治国家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4.公共参与: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党的领导下答好时代问卷。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价值和价值观、人的价值.,结合有关实例,阐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特征,2.学会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利益三者关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涵及其关系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难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两个标准的知识,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认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三重难点必背四知识梳理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2.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5.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6.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3.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4.做事情对错的根本衡量尺度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5.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6.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7.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①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②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8.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判断标准是什么?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五自我提升1.闲置交易日益成为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研究显示,中国闲置物品交易的范围从有形的物品到无形的权益,似乎万物皆有;交易规模从2015年约3000亿元到2020年破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接近3万亿元。闲置交易中,你可以看到“精打细算”的作风,“绿色环保”的理念,“简单生活”的态度。从哲学角度看( )A.闲置物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的判断B.价值观影响了人们对闲置物品价值的评判和挖掘C.闲置物品得到再利用,“无用”与“有用”的斗争性是相对的D.闲置交易提升了物品的功能,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融合发展2.“华夏”一词在《尚书》、《左转》中已经出现,初指地理概念,随着语言文化的发展,华夏一词又具有了文化沉积价值。唐《春秋左传正义》疏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一诠释沿用至今被广泛认可,华夏儿女引以为豪。上述情况( )①体现出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②指出了个人必须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③说明人们立场的差异,并未影响文化追求上的整体一致性④启示我们社会价值观是民族和国家持久、深层的精神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快速发展,面临的科技伦理挑战日益增多。2022年3月,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增进人类福祉为首要原则,明确了科技活动的动力原则和行动规范。这表明( )①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事物属性与人类利益的统一②根据人的需要调整价值标准才能保证其科学性③真理和价值是人实践活动两个相互关联的尺度④科技伦理能够引领并决定着科技创新的向善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为应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础上,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支持力度。这一变化( )①说明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客观规律②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③表明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④体现了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再任的时代新人。”这需要广大青年(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把部分人的利益作为最关键的因素③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重视价值观对自身发展的决定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为适应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规范电子交易行为,民法典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增加了预约合同的具体规定,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等合同订立制度。这表明( )①在社会意识层面,体现了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生产关系层面,作出了积极调整,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③上层建筑层面,实现了自我完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④在价值选择层面,坚持了正确方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结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国家为什么给全民免费提供新冠疫苗?8.阅读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某校高二(1)班学生通过学习该讲话,获取到以下信息:信息一 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同时,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二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1)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什么?(2)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3月30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发布研究报告,此报告是新冠病毒全球溯源工作的中国部分。疫情是天灾,不是人祸。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主要目的是防止再次发生同类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病毒溯源要以科学为依据,要由科学家和医学专家的研究成果作为证据,要用科学来支撑人类应对疫情的发生和发展。根据中国与世卫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报告,中国采取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在减缓疫情蔓延、阻断病毒人际传播方面取得明显效果,避免或至少推迟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病例。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然而,一些戴着反华反共有色眼镜、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的西方媒体和政客,不断利用疫情歪曲和丑化中国抗疫措施,声称中国的抗疫措施限制了个人自由,侵犯隐私权,是对人权的“镇压”,对此,我们不能置之不理。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病毒溯源目的的合理性。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绚烂图景,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是规划编制最鲜明的特点。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汇聚亿万人民力量共同绘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哲学依据。参考答案:1.B2.B3.B4.A5.B6.D7.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8.(1)①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客观标准)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标准)(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要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9.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病毒溯源工作要本着对人的生命负责的态度,把阻断疫情、保障人的生命健康作为此项工作的落脚点。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根本的工作方法。病毒溯源工作应尊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用科学研究助力人类抗疫斗争。③坚持真理、遵循客观规律和站稳人民立场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前提。要根据事实判断病毒的起源,要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溯源工作。10.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十四五”规划编制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问计于民有助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助于国家工作人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计于民说明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