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七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一次月考试题卷(2013.10)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波七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一次月考试题卷(2013.10)

资源简介

宁波七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一次月考试题卷(2013.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美苏争霸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亚非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圆满成功奠定基础。方针中的“异”主要指
A.社会制度不同 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民族、区域不同 D.宗教信仰不同
3.1950年11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不能坐视美帝扩大侵略!》的重要报道,它对于我们研究哪一历史事件具有重要价值?
A.文化大革命 B.大跃进运动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战争
4.某电视剧有一庆典场景:市领导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所说的“伟大胜利”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完成
C.对手工业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5.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下列图片中为此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 B C D
6.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有关“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它掀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C. 它导致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它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
7.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8.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壁报,“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鼓励的大字报铺天盖地,成为“文革”中任意进行人身攻击、传播谣言、煽动闹事的重要工具。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B.没有制定法律
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D.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
9.某班同学开展以“新中国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使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被彻底消灭
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由集体所有变为农民所有
10.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中国的发展。经济特区“特”在实行
A.“一国两制” B.特殊和优惠的经济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11.下述重大纪念活动举办最早的是
C D
12.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A.控制人口数量 B.节约保护资源 C. 提高人口素质 D.依法保护环境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3.(8分)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3日,杜鲁门指使国务院声称:我们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认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0年,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全面禁运,严禁美国商界对华贸易,1951年,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对中国“禁运”提案。
材料二:2012年2月13日至17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习近平说,40年前中美交往大门重新打开,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中美双方高层认为2012年对中美两国都是关键的一年, 保持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关系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材料三:钓鱼岛矛盾激化后,美国一方面向日本承诺,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保护范围,一方面又要中国不要挑起战争.有人形容美国的做法是“一手按住中国一手向日本递刀”。
(1)联系材料一,说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在政治、经济上对我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40年前中美交往大门重新打开”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人认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关系”就是中美两国结盟,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用教材中相关知识进行分析。(3分)
(3)请从时代主题角度简要评价材料三中美国的做法。(2分)
14.(7分)材料:著名台湾问题专家杨耕身曾说“漫漫六十年一湾浅浅的乡愁,整整一个甲子不避艰难的趋近,所有突破都来自同一个民族内心的渴望,所有的意义都超不出骨肉同胞之大义………”
(1)简述材料中“乡愁”的由来?“所有突破都来自同一个民族内心的渴望”这里的渴望指的是什么?请举一例近来两岸和平交流的事例。(3分)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哪些成就?取得上述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张同学准备去台湾自由行,事先找了一个网友了解情况,下面是他与台湾网友“日月潭”的聊天记录,阅读并回答问题。
日月潭:我们国家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欢迎你来旅游。
请问“日月潭”的话中有什么严重的错误?指出并说明理由。(2分)
15.(8分)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材料三:新世纪、新成就(单位:亿美元)
2001年 2010年 注:2011年中国成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并凭借自己强大进口能力带动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
出口贸易 2661 15777.5
进口贸易 2435.5 13962.4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468.8 1147.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70.92 678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出现什么现象?给经济社会造成什么影响?(2分)
(2)中国农民的哪一重要举措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新成就”取得与我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直接有关?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
(4)材料表明新中国成长有经验也有教训,这对当前国家建设有何借鉴意义?(2分)
16.(9分)聚焦国际热点
材料一: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随即韩国宣布增强西部海域的军力。美国强势介入朝鲜半岛争端中,2月28日至3月10日,韩国和美国举行联合军演,朝鲜半岛形势日趋严峻。
材料二:2013年3月,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坦桑尼亚、南非、刚果三国期间阐述:“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倾听非洲声音,尊重非洲意愿,发挥建设性作用。”
材料三:金砖国家为世界新秩序带来希望
影响力: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金砖国家在德班气候会议上团结合作、立场一致,强调《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基石。
经济:金砖国家的稳步发展令世界为之眼前一亮,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多部引擎,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政治:有专家称美国正失去支配地位,而金砖国家社会相对安定,世界的未来属于金砖国家。
(1)材料一反映什么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2)非洲国家贫困落后的历史根源是什么?习主席呼吁“国际社会倾听非洲声音,尊重非洲意愿”说明了什么?(3分)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金砖国家”主要属于哪一类国家?结合材料三,谈谈“金砖国家为世界新秩序带来希望”的原因有哪些 (4分)
17.(8分)筑梦中国 出彩人生
材料一:从新中国“站起来”之主人梦,到改革开放“富起来”之转折梦,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之强国梦。中国人民就一直在寻梦、追梦,并为实现这些美丽的梦而努力着。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根据材料回答:
(1)“站起来”的新中国面对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反扑和西方列强的封锁干涉,通过什么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生命力?改革开放“富起来”之转折梦,是指哪一重大事件?并简述其成为转折的理由?(3分)
(2)材料二中的“中国梦”指什么?你怎么理解“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3分)
(3)为梦想成真,为人生出彩。请你为自己设想一个好梦,并说说你为实现好梦要做好哪些准备?(2分)
18.(8分)【人口普查·关心国情】
图一 图二
(1)图一为“建国后我国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变化图”, 据图一回答,与往年相比,近10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有喜又有忧,喜和忧分别是什么?请从资源、环境的角度说说为什么“忧”?(4分)
(2)根据上题请回答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2分)
(3)图二反映的也是我国人口的相关信息,请为图二拟一个合适的标题。要应对图二中所反映的问题,国家应该怎么做?(2分)
B
A




初三社会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宁波七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一次月考答题卷(2013.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3.(8分)
(1)
(2)
(3)
14.(7分)
(1)
(2)
(3)
15.(8分)
(1)
(2)
(3)
(4)
16.(9分)
(1)
(2)
(3)
17.(8分)
(1)
(2)
(3)
18.(8分)
(1)
(2)
(3)
―――――-―――――――――――――――装――――――订――――――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纪律:正常( ) 不正常( )试场号: 座位号:
对试卷难易度的评价:难( ) 适中( ) 易( )(请考生考试结束前在括号里打上“√”)
初三社会答卷 第 1 页 共 2 页宁波七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一次月考答案(2013.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D 2、A 3、C 4、B 5、B 6、A 7、D 8、A 9、B 10、B 11、A 12、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3、(1)政治上不承认(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的政策。采取“一边倒”的政策。(3分)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不正确;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战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分)
(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美国的做法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2分)
14、(1)1949年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建立与大陆相对立的政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如两岸直接开启“三通”等。(3分)
(2)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改期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2分)
(3)错误:“国家”。理由:围绕“一个国家”角度作答,如: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国家。(2分)
15、(1)大跃进运动。经济上出现高指标、浮夸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2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2分)
(4)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维护群众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坚持改革开放等两个角度,根据材料二、三必有一个角度为改革开放。(2分)
16、(1)和平问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2分)
(2)历史上西方殖民侵略。说明当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存在南北问题;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等两个角度。(3分)
(3)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南南合作;经济的持续发展;稳定的政局三个角度。(4分)
17、(1)巩固新生政权(如展开根据题目则要全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历史一次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新时期最显明特点是改革开放。(3分)
(2)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安定团结;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等任意两点(3分)
(3)“三观”体现正能量,言之有理即可(2分)
18、(1)喜:人口增长速度减慢。忧:人口总量大,新增人口多。(2分)
人口过多,向自然索取过多资源,超过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会引发资源短缺(或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造成资源短缺问题);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带来环境问题。(2分)
(2)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人口是关键。(2分)
(3)建国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新型养老政策,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