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体育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体育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理念,坚持“学生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明星为切入点,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从而更好地激发与诱导学生参与学练的欲望,注重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享受学习。通过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能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增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教学内容,本课时是新授课,从教材上看,篮球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常用的技术,熟练的掌握该技术有利于提高篮球组织进攻的重要手段。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在篮球运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在这基础上,我将本章节重点放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部分进行教学,在提高该项技术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与灵敏等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课时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年龄为11、12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加速度期,也称青春期早期,朝气蓬勃,富有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具有其独立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这个阶段学生心理因素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课的热身部分我运用交通规则(红绿灯)融合在一起,在加强安全意识的同时,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教学活动得已保证的顺利进行。
四、本课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在篮球实战中的作用,并建立正确技术动作的概念。
2.技能目标:
通过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让80%学生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对手,敢于突破的进取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场地器材
篮球场2个、篮球41个、障碍物25个、红绿灯图片各2张、粉笔一盒
六、重、难点
重点:
变向时按拍球的部位及跨步转体探肩的协调配合
难点:
变向时快速推进
七、本课设计思想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常用的技术,熟练的掌握该技术有利于提高篮球组织进攻的重要手段。篮球运动是学生最为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这个阶段学生心理因素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教学中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课的热身部分运用交通规则(红绿灯)融合在一起,在加强安全意识的同时,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方法上,我使用了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和指导纠正法、游戏竞赛法等教法,游戏竞赛法由始至终贯穿于整个课堂当中,通过不同人数的分组分别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游戏比赛,有效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真正把“快乐体育”贯穿整个课堂当中。教学过程也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慢慢深入,让学生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
教学过程
开 始 部 分 3 分 钟
一、课堂常规
1、学生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内容,提出要求
教师活动
1、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
2、提出目标和要求,强调安全教育
3、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活动
1、师生问好,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与要求
3、认真听讲
成四列横队集合:
如图一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要求:集合静、快、齐,精神饱满,集中注意力
准 备 部 分 8 分 钟
一、运球慢跑
1、绕篮球场运球
2、 高低左右手运球
教师活动
1、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方法运球
2、用哨声和语言引导学生做高低左右手运球
学生活动
1、明确练习要求,跟随老师进行慢跑运球
2、积极认真,控制好球,反应要快
运球慢跑:如图二
要求:控制好球,按要求作多种方式运球
围绕方形进行球操:如图三
要求:积极参与,动作符合节拍,幅度到位
二、熟悉球性练习
1、头部围绕球
2、腰部围绕球
3、膝关节围绕球
4、双手弹拨球
5、胯下“8”字绕球
6、左右手V字运球抛球击掌
7、上步变向换手运球
教师活动
1、提出练习要求,按节拍进行
2、与学生共同练习
学生活动
1、明确练习要求,模仿教师练习
2、集体练习,充分展现自我
基本部分
一、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1、体验过障碍运球
2、讲解示范
3、两人一组进行变向
换于运球
4、运球变向挽手摸标
志物
5、体前变向换于运球
过障碍物
二、游戏
运球过障碍接力
结束部分
一、放松运动
二、集合趴伍,小结情况
三、布置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