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教案) 体育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教案) 体育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跨越式跳高 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
运用逐步提升的形式、分解与完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供各种自主学练的条件,创设结伴和多人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学练中思维”,在“互动中交流”,课中关注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跨越式跳高技术学习的热情,享受跨越式跳高带来的乐趣,注重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以全面达成课的教学目标。
二 、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主要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技术环节组成,在学生掌握各种基本跳跃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的基本知识。六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充分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将会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该教材的教学能有效发展学生下肢弹跳能力、灵敏、协调性等基本身体素质以及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空间感。通过对上述动作的技术分析,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此为轴线而展开教学。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起跳与过杆
难点:重心移动
四、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力量、协调性发展的最佳时期,把握好这个时期对于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和灵敏等素质都有很大的益处。此外从心理上分析该阶段学生,尤其男生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对动作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而女生则对跨越式跳高过杆存在一定畏惧心理且能力相对较差。在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本课内容是让学生更细致更规范的掌握跨越式跳高起跳和过杆技术,也更注重技巧的学习,因此设计要充分调动女生学练的兴趣,培养她们在运动中思考的习惯,利用自制教具增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男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强,表现欲望较为强烈,但协调性较差,因此在练习中要时刻提醒学生动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意识。
五 、教学流程及策略
1、热身准备部分:
在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就近利用跳高架等器械及场地进布置情况进行热身跑及自编热身操练习,提高学生机体的兴奋性,充分活动各个关节,为主题内容的教学做好准备。
2、主题内容部分
(1)注重学法导入,遵从认知规律。
主题内容部分由学习起跳技术的原地起跳摆动腿触碰标志物练习开始,要求做到起跳重心低,脚掌滚动扒地狠和蹬摆协调有力的要点,同时教师设问起跳技术中的“三快、二直、一勾”具体体现在哪里,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练习。在掌握原地起跳触碰标志物技术后让学生体验上一步起跳触碰标志物,强调 “三快、二直、一勾”的起跳技术要点,在完成上一步起跳触碰标志物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助跑起跳距离,由上一步起跳递进到上三步的起跳练习。
(2)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学练。
通过上三步起跳过杆练习,教师发现过杆时学生臀部触碰横杆的问题,从而引出学习过杆技术的重点,通过借助普拉提带进行双人举腿内旋下压技术练习,体会摆动腿积极下压内旋,转体移重心的要点,帮助学生加深记忆。随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增加教学难度,从上一步起跳过杆练习过渡到上三步起跳过杆练习,同时介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反复强调摆动腿过杆后积极内旋下压,转体移重心的过杆要点。最后结合上节课学习的步点丈量法进行助跑5-7步起跳过杆练习,为下节课学习完整跨越式跳高打下良好基础。
(3)专项体能,超越自我
主题内容部分学习结束后,遵循上下肢力量均衡发展的原则,借助普拉提带进行上肢屈臂拉伸、侧拉及腰腹部力量专项练习,发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
3、调整放松总结
课的结束部分通过放松练习对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加以放松,结合教师鼓励为主的小结,师生共同提高并提出下节课的目标与任务。
六、安全保障措施:
1、场地器材:
室内篮球场一块 跳高架6副 体操垫10块 橡皮筋10根 普拉提带10根 悬挂球10个 万向伸缩杆10根 音响1台 seewo交互平板1台 Ipad 11台
2、运动负荷:
全课练习密度56.7%;内容主题密度43%
3、安全保障:
1. 课前检查服装、场地器材是否合理,避免异物造成伤害
2.合理布置场地,检查器械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垫子摆放的合理性。
3. 充分的热身活动,各个关节的拉伸
4.发挥小干部及体育骨干作用,确保练习过程中的安全,防患于未然
5.课后身心调节、肌肉放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