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重复跑(教案) 体育六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耐久跑—重复跑(教案) 体育六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 内容 耐久跑——重复跑 重点 耐久跑的技术和呼吸方法,克服“极点”。
难点 呼吸和步伐的协调配合。
教 学 目 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熟知耐久跑的健身价值,呼吸方法以及“极点”的克服方法;约95%的学生能按老师设计的路线和方法保质保量的完成练习,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90%的学生能互帮互助,提高呼吸与步伐的协调配合能力,克服极点。 2.体能目标: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感受克服“极点”的成功喜悦。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运动负荷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开 始 热 身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队伍,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布置课的任务。 4.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热身跑 全班学生跟随老师的路线进行慢跑热身,完成队形变换。 2.热身操 (1)扩胸运动 (4×8拍) (2)体侧运动 (4×8拍) (3)体转运动 (4×8拍) (4)踢腿运动 (4×8拍) (5)手腕踝运动 (4×8拍) (6)全身运动 (反应游戏) 组织: 要求: 面向学生,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学生背光背风。 队形: 要求: 1.跟随老师的跑动路线完成队形变化,沿圆的切线全班分成男女各3队,面向圆心。 2.热身操教师领做,学生模仿,动作舒展 到位。 1 次 1 次 2 分 钟 8 分 钟 小 小
学 习 提 高 部 分 三、耐久跑——重复跑 动作要领:跑时放松,上身正直,重心平稳,步幅中等,摆臂放松,呼吸轻松自然。 呼吸方法:有频率有深度,用鼻子和半张开的口同时呼吸,一般采用2~3步一呼气,2~3步一吸气。 “极点”:耐久跑中,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后,出现的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四肢沉重难以坚持的现象。 “极点“的克服:出现此现象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调整速度,加深呼吸,坚持一段距离后这种不适感就会退去。 原地摆臂呼吸练习 2.体验跑(体验口鼻呼吸,2-3步一吸) 3.趣味跑(变换跑姿,调动学生兴趣) 4.变速跑(加大运动量,调整呼吸) 5.竞速跑(小组合作,分层次练习) 5.定向跑 游戏方法:将三句耐久跑的口号拆成字作为操场上的7个任务地点的”线索“。学生分成6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串联在一根长绳上从起点出发,按照地图提示到达指定地点完成卡片上的任务即可获得相应“线索”,获得后全组一起返回起点黏贴在大展板上,然后根据卡片提示跑向下一地点,率先收集到所有的线索并成功合成口号的组获胜。 ①耐久跑使我们坚忍不拔。(男女生的第一组收集“使我们坚韧不拔”这七个字。 ②耐久跑2步一吸克极点。(要求同上) ③耐久跑口鼻呼吸体放松。(要求同上) 游戏规则: 1.小组成员共同进退,互帮互助度过极点。跑动过程中小组所有成员都要牵住绳子不能松开(拿地图的人除外)。 2.做任务不得偷工减料;获得线索后必须全组一起运送至起点提交后方可前往下一个任务点。 3.收集过程要根据线索提示按顺序收集。 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有身体不适或无法跟上队伍的要及时报告老师。 6个小组的跑动路线: 红:A-C-F-D-H-B-F 黄:H-B-C-E-A-F-D 蓝:C-A-E-F-B-D-H 绿:B-E-A-H-D-C-G 橙:D-G-H-B-E-A-C 紫:E-D-G-A-C-H-B 队形: C1 C C3 图示: 1.C1到C3长度约为10米。 2.C1大圆周长约为80米。 3.C2小圆周长约为60米。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耐久跑的动作要领和呼吸方法。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 3.利用音乐、口令和哨声,引导学生变换跑姿和路线,提高运动兴趣,提高呼吸和步伐的协调配合能力。 4.测量脉搏,引导学生总结耐久跑过程中运动负荷和脉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极点现象并克服。 5.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的互相关心、扶持做出评价。 要求: 1.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听讲,用心练习,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 2.跑动过程中尽量保持队形,合理分配体力。有感觉身体不适的要及时向老师报告。 队形: 教法: 1.教师讲解简明扼要,学生认真听取规则。 2.引导学生团结协作,不抛弃不放弃。 3.任务里面总会有大家擅长和不擅长的,大家要善于发现自己和同伴的长处和闪光点,队员间要团结互助。 场地图: 10 圈 15 圈 8圈 4圈 7个折返点 1 分钟 2 分 钟 3 分 钟 7 分钟 5 分钟 12分钟 小 小 大 中 上 中
恢 复 整 理 部 分 四、整理放松 1.放松练习 2.课堂小结 3.收拾器材 4.师生再见 队形: 1 次 5 分钟 小
场地 器材 300米田径场一片、标志物18个、黑板1块、长绳6根、短绳7根、排球10个、篮球14个、沙瓶10个、呼啦圈5个、足球7个、竹筐7个 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50% 平均心率:135次/分钟 最高心率:180次/分钟
课 后 反 思 1.教学设计非常新颖,富有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场地布局合理,“圆形齿轮状站位”让学生视野无遮挡,便于观察老师的讲解示范,同时围绕圆心进行练习,教师便于观察指导; 3.器材使用巧妙,整堂课,所有队员围绕3个标志物、一根长绳展开,练习密度大,团队协作、竞争得到良好的体现; 4.注到个体差异,多个环节都体现了分层次教学原则,让每个同学都能“吃饱吃好”; 5.练习手段丰富,合理利用展板、任务卡片、场地、器材、跑姿跑法、音乐的变化安排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教师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教态大方,富有激情,师生互动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