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3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
一、选择题
读小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如图所示)。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模拟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2.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学生上学私车接送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5.根据图示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 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2020年6月至7月,某探险队按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图中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描述合理的是( )
A.①地气候炎热,人口稀疏
B.②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C.③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D.④地河流终年不冻
7.造成①④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文因素
8.下列哪个事例不能反映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
A.柑橘树在零下9度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 B.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
C.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变化不大 D.新疆吐鲁番人“早穿皮袄午穿纱”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大量人工造林 D.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10.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11.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出现雾霾天气的行为是()
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②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9年8月18日,冰岛官员及科学家前往首都东北面的奥克火山,为形成于700年前的OK冰川举行特殊葬礼,并在原址立下题为“为未来的信”纪念碑,以悼念因全球气候变化失去的这座冰川。下图示意“冰岛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冰岛面积的 11.5%有冰川分布,是因为该岛(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 ②外流河数量多,水源充足
③处于高纬地区,终年气温较低 ④气候湿润,全年降水较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全球气候变化( )
A.导致矿产资源不断减少 B.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C.造成人类垃圾无节制排放 D.导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
14.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但雪峰奇景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15.“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影响的是( )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报告,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气温破纪录,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月。巴西科学家表示,南极洲测量的高温新记录是有记录以来南极洲首次超过20度。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6.南北极气温升高,冰雪融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温室气体的增加 B.太阳辐射增加
C.臭氧层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17.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扩大
D.高纬度地区的气温比原来更低
18.下列行为中有助于缓解下图漫画所反映环境问题的是
A.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B.提倡节日互送精美纸质贺卡
C.提倡私家车的出行 D.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19.“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A.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图1为典型的北欧圣诞贺卡图片,图2为南半球澳大利亚悉尼海滩上的圣诞狂欢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两张圣诞图片中( )
A.北欧的圣诞老人穿着更单薄些 B.两地圣诞节都可以玩堆雪人游戏
C.北欧人的平安夜比悉尼更长 D.两地圣诞节都可晒日光浴
21.产生两地圣诞节日习俗不同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两地( )
A.地势高低不同 B.气温高低不同 C.宗教信仰不同 D.人口多少不同
22.我国的南极科考队员发现,南极地区部分海冰融化,导致企鹅的栖息地正在减少.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 )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造成的。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全球气候变暖 D.大气污染
23.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臭氧层遭到破坏 B.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
C.全球六大板块不断运动 D.大气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含量增加
二、解答题
24.读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1)漫画《地球出汗了》是指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可能会造成全球气温_______(升高/降低)如果地球继续“出汗”对我们部分城市可能造成很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城市(沿海/内陆)。
(2)以下哪种不是导致地球“出汗”的原因?( )
A.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C.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等矿物燃料 D.过分抽取地下水
(3)如果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将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
A.陆地蒸发严重,干旱地区面积扩大 B.海水蒸发量加大,海平面下降
C.冰川大量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 D.臭氧层破坏,生物大量死亡
(4)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至少写出两条)
25.由于世界各地所处位置不同,地表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的变化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显著。请根据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探究主题:世界气候差异及其影响
探究方法: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点——影响因素——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探究材料:
材料一:2021年2月19日,美国重新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提出要努力实现升温控制在1.5℃的目标,并且提出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人为排放与清除之间的平衡。
材料二:图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2“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和图3“西亚民居和当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尝试探究:
(1)填图:完善“材料二”图1图例中的气候类型名称。①______气候,②______气候。
(2)绘图:据图1丙地气温、降水材料,补画完成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丙地气候特征______。
(3)对比差异:图2是“材料二”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比较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明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因素______。
(4)生活地理:气候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结合图3“西亚民居和当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试分析民居墙厚、窗小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巴黎协定》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关于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后果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沿海低地被淹没 ④冰川融化⑤海平面上升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⑦温室效应使气温增高
A.①②→⑥→⑦→④→⑤→③ B.①②→⑦→④→⑤→⑥→③
C.①②→⑤→⑥→③→⑦→④ D.①②→④→⑤→③→⑥→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A 5.C
6.B 7.A
8.C
9.D 10.B
11.C
12.D 13.B
14.D
15.D
16.A 17.B
18.D
19.B
20.C 21.B
22.C
23.B
24.(1)全球气候变暖,升高,沿海
(2)D
(3)C
(4)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提倡低碳生活;出行多利用公共交通工具
25.(1)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温带季风气候
(2)绘图如下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3)纬度因素
(4)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墙厚窗小为了防风、隔热。
(5)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