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拳(教案)体育六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少年拳(教案)体育六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少年拳单元教学计划
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时 6 教师
单元 学习 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少年拳第二套的动作规格、运动方法、演练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也为自学其他武术套路奠定基础。 2. 通过练习使大部分学生学会少年拳第二套整套动作,加上体能的训练发展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扬中国民族传统运动,增强爱国思想,并且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精神 学习 重点 难点 姿势正确,拳法清楚,突出套路演练的、节奏,表现出少年拳动作舒展,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运动特点。
本套动作分了六次课的学习内容: 1.每节课都以学生安全为主,学习动作技术为辅。练习密度大,强度小。 2.要让学生知道展示武术特点需要“精、气、神”。 3.每节课都有一定量的体能训练,让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课次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重点和难点
一 1、学习一些武术套路基本技术,为学习少年拳作前提准备。 2、学习少年拳的预备势和1-2个动作。 1.基本手型:拳、掌、勾 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 仆补、虚步 3.基本的套路 预备势 1.抢臂砸拳 2.望月平衡 1、基本手型、步型和套路的要点。 2、预备势做到快速有力,精神饱满。 3、抡臂砸拳要点:转体、绕环、抡臂的动作要协调一致,砸拳与震脚要同时完成。 4、望月平衡要点:撤步与分掌要同时进行,提腿、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
二 1、复习预备式和前两个动作。 2、学习少年拳的跃步冲拳分解动作1 2 3 4和弹踢冲拳。 1、简单复习上节课内容。 2、学习新内容。 3.跃步冲拳 1提膝挂掌 2跃步摆臂 3仆步立掌 4弓步搂手冲拳 4.弹踢冲拳 1、动作连贯,大方舒展,要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 2、跃步冲拳要点:两臂上摆成立圆,幅度要大。跃步要远,落地要轻,跃步时要与两手的上摆动作协调配合,两臂上摆时身体应处于腾空状态。搂手冲拳要有力。演练时既体现动作的完整性也要突出动作的节奏。 3、弹踢冲拳要点:弹踢时力达脚尖,支撑腿微屈。弹踢和冲拳要同时完成。
三 1、复习1-4个动作。 2、学习少年拳的5-8个动作。 1、连贯性地复习学过的动作 2、学习新内容。 5马步横打 6并步搂手 7弓步推掌 8搂手勾踢 1、动作连贯,大方舒展,要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 2、马步横打要点:横打与转体动作要协调一致,并要借转体拧腰的力量发力。 3、并步搂手要点:并步与搂手要同时进行,上体正直微前倾。 4、弓步推掌要点:转体、上步与推掌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5、搂手勾踢要点:两腕交叉和分掌搂手的动作要连贯,勾踢时力点要达于脚踝。 平稳。
1、先复习1-4个动作,在复习1-8个动作。 2、学习少年拳的9-11个动作。 1、连贯性地复习学过的动作 2、学习新内容 9 缠腕冲拳 10转身劈掌 11砸拳侧踹 1、动作连贯,大方舒展,要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 2、缠腕冲拳要点:缠腕与提膝、握拳后拉与震脚、滑步成马步与侧冲拳要上下协调一致。熟练后要注意动作的连贯完整和节奏的顿挫。突出缠腕的方法以及震脚和冲拳的力度。 3、转身劈掌要点:转体时提膝大腿近似水平,小腿内扣,脚面绷直。上体要直立、挺拔,转体以左脚掌为轴共转270度,膝关节自然伸直。右脚落地成弓步与劈掌动作要协调一致。弓步要求后脚跟外蹬,脚尖内扣。整个动作要连贯。 4、砸拳侧踹要点:砸拳与震脚、侧踹与架拳同时完成,并做到侧踹快速有力,身体稳定。
四 1、先复习9-11个动作,在复习1-11个动作。 2、学习少年拳的第12个动作撩拳收抱和还原势。 3、练习成套动作 1.连贯性地复习学过的动作 2、学习新内容 3撩拳收抱 4还原势 4、反复练习 1、动作连贯,大方舒展,要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 2、撩拳收抱要点:撩拳要有力,拍击要响亮,并步抱拳与转头动作要协调一致。 3、还原势要点:两拳变掌下落与转头要同时进行,并仍保持精神饱满,挺胸、立腰、头正、颈直的姿态。 4、动作要求要提高。
五 1、少年拳的巩固和错误动作纠正。 2、提高动作质量,并达到个人能够独立演练完整套路。 3、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扬中国民族传统运动,增强爱国思想。 1.少年拳的整套练习。 2.错误动作纠正,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1、武术特点“精、气、神”。 2、成套动作是否连贯,大方舒展和有气势。
六 1、反馈该单元学生学习情况。 1.考核,看学生掌握的程度。
安 全 保 障 1.练习时,保持适宜的练习间距。 2.提醒学生不能用学到的套路动作与其他同学玩耍。 3.学生每次课开始的准备活动要充分,以防受伤。 4.教师在课堂上时刻留意学生们的动态,有特殊情况立刻送往校医室进行处理。 评 价 与 方 法 1.看学生对整套少年拳掌握的熟练程度。 2.看学生对各动作的特点有没有表现出来,如力量,平衡等。 3.看学生在展示中的武术特点“精、气、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