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并理解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定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2.科学精神: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内容,能够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
4.法治意识:能够依法参与基层群众自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民主决策的原因和要求,民主管理的要求和原因,民主监督的原因和要求。
难点: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组织形式和内容,阐释民主协商的原因和展开
三思维导图
四课前预习
1.民主选举。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______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民主协商。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我国城乡的______,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民主决策。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_____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_____进行。
民主管理。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_________来进行。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_____。
民主监督。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_____,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_____。
2.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形式:
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________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_____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________的素质和能力。
3.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形式: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______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________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__________,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4.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________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
5.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_____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_____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参考答案:
五自我检测
1.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岐山村48号的小花园是居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但也曾深受大声喧哗、宠物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的困扰。岐山村党支部成立了“弄堂议事会”,搭建起民主协商平台,居民共同制定了小花园使用公约,很快化解了矛盾,大家的心情也舒畅了。岐山村社区治理的成功做法( )
A.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的方式,创新基层自治组织体系
B.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打造良好的社会治理格局
C.创新了社区工作模式,提高基层政府的行政效率
D.发挥了村委会的作用,调动村民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山东省M县主动担当作为,县乡村三级联动,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目前全县9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一肩挑”全覆盖,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得到整体优化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推行“一肩挑”旨在( )
①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选好带头人
②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增强乡村振兴的凝聚力
③扩大村委会主任的权力,提升村级行政管理效能
④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近年来,湖南某县大力推进“屋场恳谈”(屋场是村组的公共空间),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各级干部“零距离”听意见、讲政策,推动政策在群众家门口宣讲、民意在群众家门口听取、难题在群众家门口解决,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推进“屋场恳谈”( )
①是掌握并解决群众需求的重要前提
②是提高基层政府对村委会领导水平的需要
③有利于发挥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④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效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贵南县拓宽乡村治理思路,把所有自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寺规僧约、居民公约、积分制管理制度的“三约一制度”村民自治体系和能力建设“-揽子”方案,实现了从单维度平安建设到全方位的乡村治理。村(社区)采取“四上四下修改、左右联动会审、群众赞同、村民大会通过”的修改方式,确保“三约一制度”真正做到务实管用,推进村级事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这乡村治理思路( )
①使村(社区)工作做到了公开透明、聚民智、合民意
②使村(居)民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真正体验到公正公平
③使基层政权组织形式进--步完善,村民自治效率提高
④完善了基层自治组织体系,拓宽了村民民主协商渠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近年来,为解决基层组织负担重、村级权力运行不规范、为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地方将“清单制”引入乡村治理,探索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承担事项清单、公共服务清单等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清单制”( )
①是提高乡村治理实效的有益尝试
②有利于村民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③有利于保障村民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④有利于建设阳光政府,转变基层组织工作作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针对乡村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现状,某市区委探索推行党建“叶脉工程”,把“大社区”划分成“小网格”,以岛域为“绿叶”,以网格为“脉络”,全面推动党建“微网格”,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切实精准把“脉’乡村治理问题和党员群众诉求,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推行“叶脉工程”旨在( )
①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开辟居民诉求表达新渠道
③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丰富基层政权管理形式
④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针对社区治理难题,北京某社区党委启动了“社区合伙人”机制。由社区党委召集,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共建合作单位等六方坐在一起,针对问题捋出思路、定出规矩,各就各位共补“短板”。这一做法( )
①优化了社区组织结构,提高基层政权的治理效能
②创新了服务体制机制,保障居民充分行使决策权
③有利于统整社会资源,形成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④实现了党建引领基层自治,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自2019年以来,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完成了15个村的村民议事堂试点建设,并计划通过3-4年的努力,力争到2022年底全县100%的村都建立村民议事堂和村民议事制度,形成程序规范、机制健全、形式多样、群众满意的村民议事工作格局。该做法( )
①有利于村民更好的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推进基层协商,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
③保障了村民决策权,增强管理民主化
④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司法部决定,自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全国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以保障农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司法部这一举措( )
①坚持了司法为民,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②发挥了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③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补齐法律服务短板
④以法治代替德治,加快法治社会建设纵深推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幸福圆桌会”让群众站“C位”。针对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某市不断探索创新,通过一场场开在家门口的“幸福圆桌会”,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摆在桌面上,让干部群众面对面协商议事。截至2021年底,该市共召开各类“圆桌会议”12020场,解决群众身边问题17000多个,完成民生项目共计3422个。“幸福圆桌会”( )
①扩大了社区居民民主管理权利
②提高了基层政府对村委会的领导水平
③发挥了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④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四课前预习
1. 村民直接选举 基层民主协商 村民 居民会议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关键 公开 评议
2. 城市居民委员会 居民会议 参与政治生活
3. 村民委员会 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 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 党组织 直接
五自我检测
1.B
2.B
3.D
4.A
5.A
6.B
7.D
8.C
9.A
10.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