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公正司法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公正司法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简介

9.3公正司法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旁听具体司法活动,体验、认同司法公正。
2.科学精神: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要求。
3.公共参与:自觉参与司法过程,感受我国司法实践。
公正司法的内涵和内容
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
推进公正司法,推动法治国家建设
程序公正是否必然带来结果公正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公正司法的内涵;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
2.难点:公正司法的内涵;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
三知识梳理
1.公正司法的内涵。
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政治,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要求: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进行。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只有结果公正,才有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2.推进公正司法。
(1)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4)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行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四自我提升
1.2022年2月25日,满洲里市北屯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居民汤某某在多个微信群内散布“又发现20例,快起床啦,去买菜吧!没开玩笑!”的不实言论,引发公众恐慌,造成不良影响。到案后,汤某某对其在微信群内肆意散布涉疫谣言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给予汤某某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由此可见,建设法治社会( )
①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②要不断加强司法活动监督,切实维护公平正义
③政府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带动社会尊法守法
④公民要积极参与立法实践,建立完备法律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近年来,算法推荐技术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存在“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诱导沉迷等问题。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牵头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即日起至2022年12月初,将聚焦网民关切,解决算法难题,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整治算法滥用乱象,需要( )
①互联网企业须坚持向上向善,推动算法服务公平公正、规范透明
②网信部门提高公正司法能力,让算法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运行
③法院加强监管,依法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增强执法震慑威力
④公民积极参与算法推荐综合治理,增强维权意识,善于依法维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春秋》决狱”是指两汉时期审理案件以儒家经义定罪量刑的一种断案形式。它坚持原心定罪原则,即根据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的善恶,来断定其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给予处罚。“《春秋》决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酷刑刑的作用,也营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但过于注重犯罪的主观因素.仅仅以伸缩性非常大的伦理道德为标准判案,必定会导致觅假错案的出现。这启示我们( )
①严禁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②应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③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④坚持制定法律和认可法律的有机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根据党中央在反腐败追逃追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此,各级人民法院认真学习以确保其顺利施行。这体现( )
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干涉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制定我国基本法律
④把党的决策转化为国家意志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某市鼓楼区首创“1中心+N”平台诉源治理模式,依托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中心与辖区重点部门及热线建立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平台归集矛盾纠纷信息源,实现法治阵地前移,精准为民服务,提高了调解效率,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此做法旨在( )
①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巩固保障基层政权
②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实现良法善治
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④坚持严格规范执法,提升政府威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在法治轨道上依法战疫,有力维护疫情防控秩序。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检察机关共批准速捕涉疫情案件7047件9377人,不捕1584件2528人;起诉11340件15666人,不诉1437件2393人。这充分体现了( )
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将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③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法律实施中司法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2年6月10日,唐山烧烤店多名男子殴打女子事件引发大量关注。截至目前,9名涉案人员已经以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警方初步查明,上述涉案人员中多人有前科,涉及罪名包括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材料表明( )
①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②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③社会争议的解决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严格公正执法是推进法律实施的重要环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2年4月14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首次邀请3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列席该院第八届检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严格按照检委会议事规则进行,参会检委会委员与列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围绕诉争要点进行了提问,并对案件逐一发表意见,最后由检委会委员进行表决。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的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推动实现检务公开,提高检察院案件理质量
②坚持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③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
④发挥了社会组织作用,实现公正司法与社会调节互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2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下称白皮书)。今年的白皮书首次对涉未成年人“四大检察”业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研判。检察机关今年将以最高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为契机,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推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落实落地,服务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依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有利于司法机关科学立法,建设完备的法治体系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开展执法检查
③我国国家机关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应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④我国坚持司法独立原则,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南四湖流域位于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多头管”“交叉管”“无人管”现象并存,一些企业和个人在不同水域“打游击”,持续实施污染环境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检察听证会,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四省市相关行政机关、利益企业代表以及流域渔民代表等参加。该听证会( )
①听取各方意见,保证各方诉权和证据确凿
②彰显“阳光司法”,提升办案质效
③坚持共赢理念,使审判结果得到人们的认可
④坚持程序公正,推动流域环境协同共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D
2.B
3.C
4.B
5.B
6.C
7.B
8.A
9.C
1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