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一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通过学习,全面理解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2.科学精神:明确我国的国情,理解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使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必然性。理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3.法治意识:明确国家权力机关在宪法和相关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国家权力机关是党依照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成为国家意志的重要途径。4.公共参与:通过走访当地人大代表,感悟“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观点的正确性,树立有意见和建议可以反映给人大代表和监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识。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难点】1.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2.人大与人大代表的职权。三知识梳理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和地位: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②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③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特别提示】注意我国的立法机关只有一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包括省会所在城市,其他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即拥有立法权的机关有多个,但立法机关只有一个,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易混提示】(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2)“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前者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它们的关系是后者对前者负责,后者由前者产生,前者对后者进行监督,注意只能是同一级别的,如某市政府、法院对市人大负责并受市人大监督。(3)“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前者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后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国人大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大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4)“国家权力机关”与“法律监督机关”。前者作为权力机关,具有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但不是法律监督机关。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拓展升华】 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种职权职权 内容 备注立法权 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区分四个权力的关键是看其内容。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任免权 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2.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1)人大代表的产生①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③任期: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2)人大代表的职责①义务: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②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四自我提升1.近期,有市民反映重庆部分二手车市场存在以次充好、空白合同、套路贷款等现象,市人大代表张先生就此在市人大会议上提出《建议尽快完善二手车市场经营机制》的议案。材料表明,人大代表( )①关注民生热点,为民直抒胸臆②提交整改议案,行使决定权③履行法定职责,不负人民重托④代表人民利益,行使监督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近十年,全国人大进一步推进了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比如,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截至2022年6月29日,156位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着439名全国人大代表,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也建立起了直接联系代表机制,基本实现了联系基层代表全覆盖。该举措有利于( )①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②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渠道,增强人大履职责任感③畅通下情上达通道,更好发挥代表的作用④拓宽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渠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现如今,看病省一点,岗位多一点,物价稳一点,学费降一点,差距小一点……在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人大代表的议案、提案中,许多热点问题都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因为( )A.人大代表要对人民负责B.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具有最高决定权C.人大代表享有质询权和罢免权D.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和宗旨所在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路径的是( )①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③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 ④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 ⑤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A.④→①→②→③→⑤ B.④→①→③→②→⑤C.①→③→⑤→④→② D.①→③→②→④→⑤5.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要画出最大同心圆需要( )①固牢圆心——维护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构中的最高地位②延长半径一一在坚持和巩固一致性的基础上扩展团结面③找准定位一一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凝聚统一战线磅礴力量④画好周长一一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转为党的信仰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2年3月9日上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审议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草案、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修改稿、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修改稿、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修改稿。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A.部分行使全国人大审议权 B.部分行使全国人大立法权C.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D.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7.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精髓就在一个“全”字。◆参与主体“全”,参与的人多了,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才能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参与的内容“全”,大到国家立法,小到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都可以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参与、来解决。 ◆参与的流程“全”,仅投一张选票不叫民主,仅仅提一两条意见也不叫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从“全”字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我国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参与主体“全”说明我国民主具有全民性,能汇聚更多人的智慧谋发展③参与内容“全”体现我国民主是最有效的,人民能够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④参与流程“全”体现我国民主是最真实的,是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指出,积极邀请代表参与立法调研、起草、论证、评估等工作,广泛听取、认真研究、积极采纳代表意见建议。执法检查组赴地方检查法律实施情况,至少邀请2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充分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更好发挥代表在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工作中的作用。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代表人民意志利益,科学行使立法权监督权②完善代表参与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③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拓展协商式监督的渠道④广泛集中民智民意,积极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数据安全法》为保护我国数据安全以及维护数据主权提供法律支持,又有利于推动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材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行使国家立法权捍卫国家利益②该法的制定和实施为保公民隐私权提供法律依据③适应实践需要的国家治国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④国家的社会管理属性要求为经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依法履职中不断探索实践“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从聚焦两个“关键小事”(即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工作)立法修法,到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三边”(身边、周边、路边)执法检查,再到人大代表进“家”“站”就“接诉即办”立法征集意见建议……都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性实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体现了人大代表履行参政议政的具体职能②聚焦两个“关键小事”立法修法,体现了立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人大代表开展“三边”执法检查,是人大代表履行监督权的具体体现④人大代表进“家”“站”听民声,体现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B2.C3.A4.A5.C6.D7.B8.A9.B1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