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简介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学习,相信其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有其独特优势,从而树立起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通过对材料的研究,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培养学生描述与类比、辨析与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优越性,对宗教和邪教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3.法治意识:通过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不包括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这一内容,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节课中宪法所规定的内容的学习,提升法律素养,明确宪法至上的理念。
4.公共参与:通过对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特点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引导他们积极地在社会实践中感悟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难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知识梳理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民族特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2)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区域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3)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1)民族关系: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民族平等原则:①含义: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②原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民族团结原则:①含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②原因: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②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提醒]①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别。②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③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地位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要求 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地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依法管理 宗教事务 ①含义: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②目的: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坚持独立 自主自办 的原则 ①要求: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②态度: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积极引导 宗教与社 会主义社 会相适应 ①含义:一个“不是”+两个“要求”+两个“支持” ②必要性: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四自我提升
1.在中央的鼎力支持下,2022年6月16日,新疆和若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南疆洛浦、策勒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新疆各地之间、新疆与国内其他省份之间的贸易交流和人员往来也更加便捷。据此可知,和若铁路的正式通车( )
①彰显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②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创造条件
③是维护和发展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丰硕成果
④有助于充分尊重和保障新疆地区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有专家在谈及我国宗教工作时提出,要深刻总结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在政治层面,依政而存,适应治理秩序;在文化层面,附流而行,契合主流价值;在社会层面,择善而从,体现社会价值。要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做到“导”之有方、有力、有效。落实上述主张需要( )
①引导宗教组织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教,与时俱进阐释教义
③推动宗教信众依规开展活动,形成政教统一和谐局面
④加强宗教界对外交流与合作,助力对外关系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1年12月25日,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通车,更加紧密了乌鲁木齐市与五家渠市、阿勒泰地区的联系,成为乌鲁木齐市各族群众“3小时旅游圈”的又一选择。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通车,有利于( )
①保障新疆各少数民族人民充分行使自治权
②发挥资源优势,消除新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③推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间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西藏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西藏这一成果的取得( )
①彰显了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管用性
②是西藏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标志
③彰显了我国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④得益于我国坚持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75年来,内蒙古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关于内蒙古发展的原因,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①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政府、法院等自治机关的作用
②积极引导信教群众爱党、爱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保证自治区的自治权,调动地方积极性
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内蒙古经济发展进步提供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内蒙古自治区自成立以来,全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族凝聚力和同心力也明显增强。下列关于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国家的统一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②我国在各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我国正在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目前,我国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这表明在我国(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一项具有明显优越性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中华民族日益发展成为更具包容性、凝聚力、统一性的命运共同体
③对民族地区实施差别化支持政策,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民族的共同复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8周年。下列事件属于民族区域自治范畴的是( )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对买买提的死刑判决 
②内蒙古鄂伦春民族乡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选举蓝天立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④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通过了副城空间发展总体规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经济年均增速位居全国三甲,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城镇化率上升13个百分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西藏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短几十年,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这表明(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共同繁荣
②各民族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效保障
③党的领导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与一般行政地方相比,我国中央政府在财政、税收和工农业发展等方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提供更多的经济优惠政策,设立各种专项资金和临时性补助,扶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确保少数民族公民当家做主 B.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C.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符合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1.C
2.A
3.D
4.D
5.D
6.B
7.D
8.D
9.C
1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