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法治国家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法治国家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简介

8.1法治国家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结合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原则和条文,阐述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增强对我国法律的认同
2.结合具体事例,阐释如何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明确全国人大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法律机制,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阐释建设法治政府的总目标,说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和措施,理解政府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建设法治社会,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
4.公民要依法参与良法的制定,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公民要积极参与政府的决策、监督政府的行为
必备知识:
法治国家的内涵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
关键能力:
理解宪法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列举具体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法治国家的内涵;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2.难点:法治国家的内涵;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三知识梳理
1.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坚持良法之治 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情、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2.建设法治国家。
(1)措施: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①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③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政府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2)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四自我提升
1.2022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家庭教育的日常事务……这些规定体现了我国( )
①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②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家庭教育规范化、便利化
③推动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④唤醒了家长家庭教育的自觉,主动参与家校社协同教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年,某地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推进“法律九进”(进机关、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市场、进景区),大力开展“法治九建"(依法行政示范机关、依法管理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法守法示范家庭、依法经营示范企业、公平守信示范市场、诚信文明示范景区)示范创建活动。开展上述活动( )
①有利于进一步筑牢法治国家的基础
②有利于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
③能提高各层次各领域依法治理水平
④意在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援助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 )
①是一部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的良法
②是一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法律
③只调节和规范未成年人与其父母、其他监护人的关系
④旨在把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中分离出来厘清两者边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表明( )
①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④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充分肯定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我们建设法治国家,绝不能忽视德治,是因为( )
①要让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②通过司法价值导向可以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
④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治与德治应实现相得益彰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法治国家就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坚持宪法法律至上,这是因为,宪法法律( )
①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
②作为社会治理的准绳,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具有平等性,体现着全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④具有强制性,能够杜绝社会不法行为的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严格依照香港基本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定和香港有关选举法例开展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工作,李家超高票当选。这是发展香港特色民主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开创了爱国者治港的新辉煌。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工作( )
①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②坚持了宪法法律至上
③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④确立了“一国两制”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古语云:“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这启示我们,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以( )
①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 
②凝聚全体国民的意志 
③提高国家治理的水平 
④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检查。提高合宪性审查工作质量,健全合宪性审查制度,明确合宪性审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建立健全涉及宪法问题的事先审查、咨询制度和事后审查制度,积极稳妥处理合宪性,涉宪性问题。此举有利于( )
①提高宪法监督水平,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③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形成不易腐的防范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2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释9件。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
①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能更好地满足公民各种利益,维护公平正义
③可以避免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实现良法善治
④可推动法治国家建设,使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B
2.A
3.A
4.C
5.A
6.A
7.A
8.A
9.A
1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