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延续文化血脉》教案章节名称(课题)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计划课时 1课时授课时间导学案 1. 中华文化是什么?(产生、内容、特点)2. 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3. 为什么要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的作用)4. 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自信?(重要性)怎样增强文化自信?5.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作用有哪些?6. 我们应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以电影片段为素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通过欣赏传统文化之美,自然而然增强文化自信,免去说教的尴尬和无效。从学生的传统文化功底以及思想深度而言,对不同的班级本框学习难度有很大的不同。教学设计在运用的时候可以灵活处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知识目标 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学难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和作用;如何肩负传承文化使命?美德的含义和内涵;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学方法 视频欣赏、案例分析、讲授法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中华文化根以电影闪光少年为主要为主要素材和话题,通过情境讨论、观点辩论、经验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理解如何将其发扬光大。第二部分以学生熟悉的弟子规总则切入,既讨论美德与文化的关系,也感受美德的力量,继而珍视传统美德,自觉践行。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课前三分钟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12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新疆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参观了校史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详细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和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民族交往等情况,听取调研归来的学生谈收获。习近平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我们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然会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到来。 导入新课 导入1:单元导语解读:文明指社会进步的状态,也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目标,因此又包含了多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因此本单元导语可以从九上全册的角度加以理解。 家园则包括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五)和地球人类共有的生命家园(六)两部分。即本单元主要内容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导入2:吸言道习近平为复兴文库做序言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设问: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是什么构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生:略师: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面对当今世界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我们应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守望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重视单元导语课前导语的阅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内容。讲解新课 一、 中华文化根以电影《闪光少女》为主要素材和话题,认识中华文化【活动一】:视频欣赏:乐器演奏(《闪光少女》片段)回答问题设问1:视频中出现的乐器有什么特点?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中华文化生:都是中华传统乐器,历史悠久。师追问:有同学发现有些乐器是西域或其他地方传入的,但现在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说明什么?生: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设问2:除了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特有的元素?生:剪纸、汉字书法、古诗词、文学作品……师追问:根据这些你所了解的以及同学们口中的中华文化,你能归纳中华文化的特点吗?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师小结: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让今天的我们能够有幸领略到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通过这些,文化形式,我们也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设计意图】:中华传统乐器的演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乐器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列举传统文化的内容,感受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师:今天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那同学们知道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吗?(可以找一两个学生回答)【活动二】:阅读《汉字的变迁 》,回答问题汉字作为世界现存的唯一的表意文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再到今天的行楷草书。新中国成立,又进行了汉字注音拉丁化,也就是产生了今天的拼音。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以汉字为载体中华文化可以传承至今?生:包容力和创造力【设计意图】通过汉字的不断演变使学生体会到文化要想绵延不绝,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和包容力,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正是因为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力和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活动三】视频欣赏——《闪光少女》片段回答问题辩一辩:当代中学生还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吗? (传统文化举例:国学经典、琴棋书画)正方:有必要反方:没必要生:略提升:对正方观点可以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角度进行总结,而反方观点则可以从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角度进行总结。 小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P60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的和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P62 相关链接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议一议:这些民乐学生为什么选择在领导视察学校的时候和学西洋乐的学生PK?他们不怕自己表演的没有西洋乐好从而危及民乐的传承吗? 生:略。师:从这些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自信,对自己所学民乐的自信。这自信既来源于民乐本身的博大精深,也来源于自己的音乐修养。这就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①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过渡: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设问: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与传统文化有何关系?生:略播放视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小结: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就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设问:假如你也是某项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时代,怎样才能更好的传承你的所学?生:略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言,首先要打好基础,也就是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要有所创新,要关切时代需要,推动时代发展。通过交流互鉴可以更好的激发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让传统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小结: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激发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热情。通过辩一辩和议一议等具体问题的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同时破产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念。 二、美德万年长活动四:经典鉴赏——《弟子规》(学生齐读)设问:从弟子规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看重的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生:略(孝或品德)师:弟子规总则中提出了五种要求,而前四种全是有关德行的。所以说中华传统文化有非常鲜明的重德色彩。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同学们所熟悉的弟子规总则,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德色彩。通过列举,知道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活动五:P64 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设问1:从《朱子家训》的内容到“顺其自然”的行为,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生:略师: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设问2:我们如何继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生:略师: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在此感受中国人对美德的重视,以及践行传统美德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积极去践行美德。 课堂知识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中华文化,分析了它的作用。知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根植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对于一个民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更加值得我们去认识和传承。板书设计目标达成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国之所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 )①是中华民族的“根”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是深层的精神追求 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④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7年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正式发布。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式,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这体现了( C )①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领导世界文化潮流 ②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更能增强人们的认同感③中华传统文化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④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3. 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7“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10月29日在央视一套播出,贵州的王泽盼等10位少年从两千多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作为未成年的同龄人,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应该做到( B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②尊敬父母,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孝敬父母 ③主要是从物质上帮助父母,其次是在精神上慰藉父母 ④关心父母的健康,主动帮父母分忧,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4. 下列关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说法正确的有 ( B )①坚持“古为今用、推阵出新”的原则②青少年要身体力行,让美德走进生活和未来③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④弘扬美德主要靠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作业布置 一、 整理网课笔记一、 完成问卷星选择题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